近期,东台市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贯穿三个周末,共涉及15个竞赛类别,吸引了1000名选手参与。该赛事的圆满落幕,凸显了东台市在职业技能提升战略部署方面的多个亮点及其重大影响。
东台技能培训领域广泛
自2024年起,东台市将战略重心置于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以及一老一幼等关键领域,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主导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其从业人员技能的提升对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至关重要。在现代服务领域,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兴服务模式层出不穷,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在一老一幼领域,专业的服务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与福祉,也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举措反映了东台市在多个领域协同发展、提升技能水平的整体战略构想。
东台在多个领域进行技能培训非一时之举,乃是一项长期战略部署。该举措通过在关键领域持续开展培训,不断激发人才成长的动力,为东台各产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确保民众在生活各个层面都能获得专业服务。
大赛背后持续培训战略
东台市人社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该市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职业技能大赛,同期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亦得到了广泛推进。这些赛事成为展示平台,揭示了东台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投入。在此期间,东台市促进了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定,并发放了6183万元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这一数额显著,有力地巩固了培训体系。这些补贴使得约8.52万名技能人才受益,他们是东台发展建设的重要动力。
这些举措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是东台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战略规划中的具体安排。连续举办的大赛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与竞技的平台,技能培训补贴政策使得更多人得以参与培训,提高自身能力。此外,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也从另一角度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重视。这些措施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东台技能人才成长的完善生态闭环。
校与企的联合培训案例
2024年6月,智泰新能源(东台)有限公司参与了一场校企合作的培训活动。盐城技师学院与该公司共同举办了电工技能培训班。该培训直接在生产现场进行,具有特殊意义。课程设计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帮助42名新员工更有效地掌握电工相关课程内容。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标志着教学方法的革新,还显著体现了人才精准的流通。企业能够直接从培训中选拔所需人才,而学校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则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学员在通过考核并完成规定课时后,将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东台市委和市政府在人才引进与培育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策略,致力于强化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他们与市内外多所知名职业院校保持紧密合作,创新性地推出了“企业提出需求、人社部门分配任务、培训机构承接订单”的模式。此模式相当于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列出人才订单,由人社部门进行合理分配,最后由培训机构按照订单要求完成人才的定制化培养。
企业得以获取满足其发展所需的人才,此类人才能够快速融入岗位,为企业贡献价值。在此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与推动角色,促使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并为东台的整体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内在推动力。
特色技能培训项目成果
近年来,东台市在“江苏厨技”领域,特别是东台鱼汤面制作培训方面,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东台中专被指定为该技艺的培训及考核中心。2021年,该市发生了两项重要事件:一是东台鱼汤面制作技术被省人社厅纳入“江苏厨技”首批推荐就业技能培训项目,且为盐城市唯一推荐;二是东台鱼汤面制作师荣获省级劳务品牌称号。这表明东台的特色美食不仅广受欢迎,其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品牌建设方面亦形成了独到的发展模式。
特色技能培训有效促进了当地美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关键作用。美食的吸引力源于人才的传承,而人才则通过特色技能培训获得了求职的资本。东台在地域文化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智慧。
企业培训提升员工水准
东台国贸集团与东台中专校共同实施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自2021年起至2024年,双方合作对酒店业员工进行了专业培训。此期间,累计培训人数超过500人次。通过这些培训,参训人员的服务技能和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自2021年以来,该培训项目培养了一批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东台地区的企业与教育机构携手开展联合培训,促使员工从传统从业者转变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此举对当地服务业的进步具有标杆作用,显示出企业对员工技能提升的重视,这种重视有助于提高服务品质,进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增长。
根据前述资料,东台市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实现了全方位的成就。能否继续扩大这些成就,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典范?期待读者在评论区展开热烈讨论。同时,若文章受到您的认可,欢迎点赞及转发,以便更多人士认识东台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