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裕安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进行了快速处理。在短短7天时间内,该法院协助申请人成功追讨回了欠款。这一举措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司法机关在服务民众和高效履行职责方面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调解生效未履约
2024年9月,王某与李某之间的民间借贷争议得到化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并提交了司法确认的申请。按照协议内容,李某需分期偿付超过2.8万元的债务。这一成果本应被视为纠纷的圆满解决,但令人遗憾的是,调解协议生效后,李某未能持续履行其还款义务。在此背景下,王某无奈之下只得向裕安区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的申请。
执行程序快速启动
2025年4月23日,案件执行阶段正式开启,执行法官迅速行动,立即对被执行人李某的财产进行了控制。经过数日的调查,结果显示李某既无车辆也无房产,其银行账户中仅存有少量资金,这些资金远不足以清偿债务。面对此困境,执行法官并未轻言放弃,而是积极探索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传唤谈话露破绽
4月29日,执行法官对李某实施了传唤,并责令其到法院进行面谈。李某以资金紧张为借口,又一次提出了分批支付款项的请求,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推迟支付。然而,执行法官观察入微,发现李某的眼神显得有些不稳定,且频繁查看手机,甚至用手遮掩屏幕。这些异常行为引起了执行法官的警觉,随后他要求李某提供手机银行交易记录以便进行核实。
查明真相有能力
经审查李某的微信支付流水,发现在2025年1月至4月这段时间里,李某每月的平均收入均超过十万元,且存在多笔高额的娱乐消费支出。据此分析,李某具备偿还债务的经济能力,然而他却故意未履行偿还义务。执行法官在现场搜集了相关证据,并向李某严肃指出了拒绝履行的法律后果,但李某对此表现出冷漠态度,并频繁寻找理由进行推脱。
依法拘留促履行
鉴于李某的立场,执行法官作出了对其实施15日强制拘留的决定。在拘留执行前的体检过程中,李某深刻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急切地咨询道:“民事纠纷真的需要采取拘留措施吗?我还有可能偿还债务吗?”他明确表示了愿意履行还款责任的决心,并迅速将2万8千余元款项全额转给了债权人。
高效执行获称赞
案件顺利结案,申请人紧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仅仅7天时间便成功追回款项,法院真正实现了对民众的服务承诺!”此次执行行动不仅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充分展现了裕安区法院在司法执行领域的卓越效率和对人民服务的不懈宗旨。
裕安区法院在短短7天时间里迅速解决了这起民间借贷纠纷,关于案件处理的司法效率,欢迎您在评论区提出您的观点。此外,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