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铁联运浙江e港通品牌启动!义乌港今昔巨变,你知道差在哪?  第1张

物流旧态困境重重

十多年前,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家在出口业务上面临诸多挑战。那时,若要将一箱货物运往海外,商家需与车队、报关机构、货运代理、航运公司以及船代等多个不同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货物通常需通过公路运输至宁波舟山港,而在订舱、提箱等环节,各步骤往往独立操作,这使得物流成本远超沿海其他城市。商家需持续留意货物是否能够准时抵达港口并进行检验,并且务必确保货物能够及时登上正在航行的船舶。

这些情况对外贸企业的成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尽管义乌被誉为“世界超市”,然而,它正面临物流环节的复杂挑战,这导致商品难以顺利且高效地进入国际市场,进而严重限制了义乌外贸经济的持续快速进步。

一体化带来新转机

2016年,义乌港在物流领域迎来了显著的变革。当年,浙江省海港集团接管了义乌港的资产整合工作。与此同时,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港的融合进程明显加速。随后,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陆续发布,合作协议也接连签署。

各方共同努力,海关、港口、航运等关键资源向义乌集中,为“第六港区”模式的试点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此,义乌港的物流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逐步突破了过往的局限。

“第六港区”优势凸显

“第六港区”的改革成果斐然。义乌港务业务部经理助理楼志浩指出,以往出口环节需经历多达七八个步骤,如今通过整合平台对区域车厢和货舱资源进行集中调度,并实施了本地化审批以及全程单据管理的运作模式。

该模式有效降低了出口环节的交流成本,并且大幅提高了整体作业的效率。通过提前整合关务、港务、船务等资源,义乌所出具的海运提单可直接送达海外,使得每个标准集装箱平均节省了数百元的物流费用。此外,通关速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义乌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服务专区全新运营

2023年7月16日,义乌港直通仓推出了浙江省内首个二手车出口服务专区,并正式投入运营。与此同时,浙江海事局首个内陆工作组宣布入驻。此举不仅改善了港口的商务氛围,也为义乌的外贸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义乌港物流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新的突破,二手车出口服务专区已成功投入运营。此举不仅为义乌市开辟了外贸的新领域,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多样化进程。同时,它也为全国其他内陆城市的外贸发展贡献了创新的思路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浙港模式”深化改革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杭州海关、宁波海关给予有力支持,浙江海港集团正加速推进全球领先强港建设。集团对“第六港区”的运营模式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同时,“浙港 E 海通”平台也进行了升级和改革。这些措施旨在构建一个融合多种运输方式、品质更佳的港口货物进出口便捷化方案。

持续加大改革与创新的投入力度,港口物流的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也为中国内陆地区的物流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

“浙江 e 港通”拓展版图

2024年9月29日,绍兴铁路钱清货运站隆重举行了“浙江e港通”品牌的发布会。该品牌在多个层面全面提高了港口货物进出口的便利性。自推出以来,“浙江e港通”已在西安、合肥等城市逐步投入使用。目前,其服务网络已扩展至省内外,共计覆盖了20个服务站点。

自“鸡毛换糖”时代起步,义乌在国际贸易舞台上逐渐崭露锋芒,亲历了“无水港”的诞生与“第六港区”的拓展,同时见证了“浙江 e 港通”的兴起,持续创造着新的传奇。目前,海铁联运列车以及金甬高速上的集卡车辆上,装载着货物的集装箱正稳健地驶向海洋。对于义乌所采用的物流发展模式,您是否认同其在其他内陆城市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