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深圳某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内,发生了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两名年轻医生同时进行了干细胞捐赠。这一举措生动诠释了医者无私奉献的爱心,对“医者仁心”这一核心价值观给予了有力体现,其深远意义值得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10月18日,上午时段,深圳地区,吕医生与唐医生两位医生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共同完成了捐献。吕医生,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员,28岁,成为第776位捐献者。唐医生,来自深圳市中医院,同岁,成为第777位捐献者。两位医生在同一天完成捐献,他们的行为不仅体现了爱心与奉献,更为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这些医生的捐献并非偶然之举。他们深知,自己的血液或许能成为他人生命的救星,因此毫不犹豫地投身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
受父亲影响走上献血路
2015年,吕医生踏入大学校园,随即投身于献血事业。军训一结束,献血车映入眼帘,激发了他的兴趣。在掌握相关知识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献血的队伍。这一选择,一方面源于他父亲昔日的献血经历,另一方面则受到了医者救死扶伤信念的强烈感染。这种家族传承,体现了爱的延续,从父辈到子嗣,无私奉献的精神得以世代相传。
吕医生在2021年规培生阶段,不仅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活动,更自发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他坚信,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拥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医者的天职信念
唐医生将治病救人视为自己的天职。他深受孙思邈“大医精诚”思想的深刻影响,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全力以赴,无论患者的身份和地位如何。自大学时代起,他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这一行为源自他作为医生的救护本能。2021年,当他得知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信息后,他在献血时主动保存了样本,并积极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在患者接受捐献前的动员期间,他精心制作了充满祝福的贺卡,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患者的深切关怀。他的初衷,纯粹是为了协助患者以更加乐观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8位医务人员今年捐献
杨红,市血液中心献血服务部副部长,透露至10月18日为止,今年深圳已有8名医务人员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一比例占2024年度捐献总数的8.33%。值得注意的是,非亲属间造血干细胞的成功配型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而深圳医务人员的捐献比例相对较高。
深圳医务人员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担当,他们在医疗机构中全力救治患者,同时积极投身于造血干细胞捐献,旨在拯救更多生命。
造血干细胞捐献数据
至10月18日,深圳累计实现了777例非亲属造血干细胞捐献,2024年全年捐献量达到了96例。到9月30日,深圳已收集了65127份捐献者资料,今年成功吸纳并记录了2532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信息。这些数据表明,深圳在造血干细胞捐献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这些数据承载着众多生命的期待,每一次的捐赠都可能成为拯救生命的转折点。
期待更多爱心人士
杨红期望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当前,捐献活动主要依靠医务人员等少数群体的支持。社会各界需增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重要性的认识,携手为拯救更多生命贡献力量。
亲爱的读者们,您是否愿意参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公益行动?我们诚挚邀请您分享这一信息,并给予文章点赞。此外,我们非常期待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