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添彩迎盛事
3月1日,正值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佳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古路板村洋溢着节日气氛。村中一棵树龄达250年的古树焕发新生,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绚烂的灯光交织闪烁,宛如在述说着悠久的历史,为即将到来的“龙灯节”平添了几分神秘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古树是村庄历史的见证者,今年它以崭新的面貌再次亮相。其粗壮的枝桠上悬挂着灯笼,随风轻柔地摆动。此举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而且体现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期望借助这棵灵树的力量,使村庄更加兴旺发达。
“龙灯节”渊源悠长
古路板村的“龙灯节”拥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同时被收录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节日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已成为村庄的标志性文化象征。在每年的“龙抬头”时节,这一活动都会重新焕发光彩,吸引众多人的关注。
龙灯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是村民世代相传的情感依托。此节日不仅维护了传统习俗,还使后代牢记家乡的独特文化,继承了前辈的智慧与勇气。
八方游客聚盛会
18时,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现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鼓乐声此起彼伏,灯光闪烁不停,人潮涌动。来自山西的李进一家特地前来,怀揣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期望在此求得吉祥。同样,曾在上海工作的呼和浩特人张金,尽管久未归乡,但每年二月二都会关注此事,今年更是亲自到场。
游客涌入村庄,使得原本宁静的小村变得热闹非凡。尽管各自怀着不同的情感,但他们共同的目的地是为了参加这一盛大活动。在节庆的氛围中,他们积极参与,体验着传统民俗的韵味,同时也为“龙灯节”带来了新的生机。
“花龙”登场显神威
“花龙”经过全新装饰,显得尤为醒目。该龙在古路板村龙王庙遗址完成了敬龙和饮龙仪式。随后,在龙社班的带领下,举行了起龙仪式。村民们心怀敬畏,一边轻抚“龙体”,一边紧随其后。
“花龙”代表好运与力量,举行起龙仪式显得庄严而崇高。仿佛它获得了生命,承载着村民们的期望,在村落间游走。这一场景预示着新的一年将迎来风调雨顺、国家安宁。
民俗活动乐无穷
仪式落幕,民众纷纷踏入“黄河九曲阵”。此处,游客畅游九曲,观赏焰火,欣赏灯山,观看大戏,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孩童们剃发,成年人口中品尝着象征“龙眼”的馄饨,以及寓意“咬龙鳞”的春饼,众人心怀愿望,共同许下。
民俗活动形式多样,每项活动都富含吉祥的象征。游客们投身其中,既领略了节日的欢愉,又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这片土地及其民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非遗文化绽光芒
古路板村委会相关人员指出,民俗活动不仅展现了地域特色和习俗,还体现了当地独有的文化风貌。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市民和游客不仅能够祈求新年的安宁与顺利,还能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
“龙灯节”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它不仅是一项活动,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它让古路板村广为人知,同时保证了这一民俗传统得以延续与进步,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展现出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