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伶年逾花甲,其事迹恰似“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寓意。每逢每月18日,她在龙山街道西园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义务理发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身为枫叶红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用行动传递温暖,深受社区居民的尊敬和爱戴。
义务理发暖人心
每月18日对西园社区的老年人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孟春伶提前抵达社区,携带工具,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她的技艺高超,态度认真,与老人们轻松交谈。一位老人激动表示,孟春伶的理发技术精湛,每次理完发后,他们精神状态都明显好转,这份关怀尤为珍贵。
治安巡逻守平安
孟春伶将社区治安巡逻视为一项必尽的职责。每逢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她总是积极投身其中。她常常是早出晚归,午餐往往是在志愿岗位上简单解决,目的只为增加巡逻次数。她提及,初来乍到时便有了为社区出力的愿望,成为志愿者后,她便始终坚守岗位,为社区的安全默默奉献。
关怀邻里显真情
孟春伶关注着社区的日常琐事。她帮助行动不便的长者下楼梯晒太阳,为孤身一人的老人提供餐食,照料生病的独居老人,并负责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她的无私奉献,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赢得了众多居民的赞誉。
垃圾分类当先锋
孟春伶是社区里的垃圾分类专家,她热心引导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在闲暇时光,她向邻里传授分类技巧。在垃圾桶旁值班时,她辅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并宣讲相关知识。面对不理解和抵触的居民,她始终保持耐心,要么耐心解说,要么亲自进行分类。此外,她还承担起讲师的角色,广泛传播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方式。
延伸爱心到社区外
孟春伶的志愿服务领域超越了社区范畴。经社区推荐,她成为区民政局的家庭婚姻辅导志愿者。她每月投入三天时间,无偿为离婚夫妻提供劝导服务。目睹夫妻和好如初,她内心深感欣慰与自豪,认为这项工作极具价值。
志愿精神的传承
孟春伶的影响下,志愿服务队伍人数持续增加。她的小小举动体现了志愿者的爱心和无私奉献。尽管她偶尔会感到劳累,但看到人们的笑容,她便感到满足和幸福。目前,志愿者队伍规模不断扩大,这也进一步鼓舞了她将志愿服务做得更好。
请问您周围是否遇到过类似孟春伶那样热衷于从事志愿服务的个体?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同时,也请您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