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连续举办 7 届硬科技创新大会,城市创新实力稳步增强  第1张

2024年硬科技创新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在促进硬科技和新型生产力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备受瞩目。这些成就对于城市科技发展的未来走向具有显著影响。

发展沿革与排名提升

自2017年起,西安定期举办硬科技创新大会。经过数年积累,西安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24年,根据全球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西安位列第18位,连续两年进入前20名,这一成就充分展现了西安科技实力在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这种进步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西安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周密规划和有效协调,以及众多科研人员的辛勤耕耘。

举办的一系列关键会议,对西安科技发展产生了显著而长远的推动作用。这些会议多角度地不断塑造着西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形象,使得西安在世界科技舞台上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国家奖励数量居前

今年,西安在国家级科技奖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共获得30项国家级科技奖项,其规模在全国范围内位居第一。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西安在基础研究及科技转化领域的雄厚实力。以关键技术研发为例,西安的科研团队或许已成功攻克技术难关,对科技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

众多科研团队和个人因这些显著成就深受鼓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这些成果的辉煌,源于研究人员持续的辛勤付出,以及科研机构对资源的精准调配和整合。此类奖励有望推动西安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更大步伐,并催生更多创新成果。

硬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

西安在强化硬科技领域的创新工作,投入了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目的是全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建立创新平台。目前,众多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如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建设正按部就班地展开,同时,先进的阿秒激光设施建设也即将拉开序幕。

经数据分析与项目进展观察,西安在硬件设施和科技创新基础领域正稳健迈向预定目标。全国范围内,西安已设立3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且超级计算中心与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融入国家算力网络。同时,西北有色研究院亦获批建设技术创新中心,这些成就共同彰显了西安在硬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提升。

硬科技创新主体加速壮大

西安市正全力推进科技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其中“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项工程被定位为关键核心。同时,已规划了七个产业创新集聚区,重点发展光子、新材料、氢能等前沿领域,吸引了大量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这些举措显著增强了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增至5.56%,这一数据表明研发领域的资源投入十分充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至1.3万家与1.6万家,如此庞大的企业阵容,为西安硬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它们源源不断地为创新驱动注入动力。

硬科技创新机制更加完善

西安市正致力于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大力推行成果转化的“三项改革”,同时大力推广其成功经验。在众多举措中,“梧桐树科转行动”保障了众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同时,西安市开创了“技术交易信用贷”模式,并开展了技术产权证券化业务,这些创新措施为科技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2024年前三季度,共举行87场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成效显著。在这些活动中,就地转化的科技成果数量达到了534项,技术合同交易额更是高达2430亿元。这些数据有力地表明,西安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机制创新方面正稳步推进,其发展路径是正确的。

硬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西安市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成为其中的活跃组织者和紧密的合作者。为此,西安市出台了《秦创原三年行动方案》,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着重强化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同时推动创新链与各产业链的联动发展。引入“校招共用、校招企用”的人才招募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才引进的困难,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安市在推进硬科技生态优化建设的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高效吸引更多人才与资源。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至关重要,它直接关联到西安能否持续维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势头。若您对此议题持有独特看法,欢迎点赞、转发,并积极参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