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工匠学院如何成为职工技能提升的充电站?揭秘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  第1张

技能提升的需求持续上升,普陀工匠学院凭借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有效推动了职工职业成长,受到了广泛关注。

创新模式亮点多

2023年,普陀区总工会携手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共同设立了普陀工匠学院。该学院采纳了产业与教育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自该模式推行以来,迅速演变成为职工技能提升的核心平台。到了2024年,学院正式成立,充分利用曹杨职校的教育资源,构建了包含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学体系。

“大师课”受热捧

学院特邀了国家级金牌教练、普陀地区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技艺高超的工匠李联保来授课。李联保教练手持汽车保护膜,向学生们演示了“隐形车衣”的操作技巧。本次“大师课”深入讲解了“隐形车衣”的基础理论和安装流程等关键知识,既实用又富有观赏性。课程发布后,迅速赢得了广泛赞誉。同时,超过300名学员通过直播平台参与了学习。

线上教学优势显

李联保指出,网络课程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高的互动性和更广泛的覆盖服务。他每节课都会额外准备3至5小时的教学内容。同时,他会根据学员的提问和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在课程设计方面,他重视实用性和情境化,运用案例分析来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并助力学员更高效地掌握和应用所学技能。

契合行业需求

曹杨职业学校将汽车维修专业作为学校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这一领域与普陀区汽车和网约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度一致。在课程设计初期,普陀区总工会与曹杨职业学校进行了紧密的协作,进行了详尽的调研。调研主要针对区域内企业,尤其是新兴就业形式的劳动者需求。根据调研所得数据,该校已开设新能源汽车及网络直播等相关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员工更高效地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丰富课程矩阵

学院已构建起“课程矩阵”体系。姜小月老师的《一场完整的直播流程》课程详细讲解了直播间人员配置等核心要点。郑烨珺老师,又称“普陀工匠”,其轮胎养护实操课程通过轮胎样品及案例分析,使学员掌握了各季节轮胎保养方法。这些课程内容充实,种类繁多,有效满足了职工多样化的技能提升需求。

未来规划蓝图

普陀工匠学院正积极构建“云端课程库”,预计将上线超过一百门网络课程。同时,学院将为网约车司机提供定制化的上门教学服务。面向未来,学院打算专注于前沿科技领域,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深化与企业间的合作,不断丰富职工技能提升途径,为普陀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培训落幕,学员们成果斐然,他们踊跃展示各类作品,包括汽车膜贴技术、轮胎保养手册以及直播对话脚本等。普陀工匠学院新设课程,对员工技能提升可能产生何种效应?诚邀您发表见解,加入讨论。同时,敬请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