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3月25日在郫筒街道岷阳社区举行了纪念《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十周年的活动。此次活动名为“十年·见证:守护产权,服务民众”。其主要目的是展现该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成果,并介绍一系列便利民众的措施。

活动拉开帷幕

3月25日,郫都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郫筒街道岷阳社区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筹备细致,工作人员精神焕发,现场氛围热烈。此次活动的宗旨在于纪念《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十周年,吸引了众多社区民众的参与。现场设有众多展板,资料详尽,居民们热情洋溢,积极参与学习不动产登记的相关知识。

你知道吗?成都郫都区不动产登记仅需2个工作日,效率提升15倍  第1张

改革历程回顾

2016年,郫都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设立,此举标志着该区域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关键转折点。设立以来,郫都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初,工作中遇到了数据整合难题和部门协调障碍。然而,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经过数年持续努力,成果显著。

登记时间压缩

过去,不动产登记分散在各阶段,注册过程往往需要30个工作日。如今,流程不断优化,效率显著提升,注册时间普遍缩短至2个工作日,甚至有部分注册能够即时完成。以某住宅小区业主申领房产证为例,以前需要耐心等待一个半月,而现在仅需几天时间即可拿到证书,大幅减少了等待和精力投入。

登记渠道拓展

昔日,民众不动产登记仅限于单一方式。而今,郫都区正积极拓展服务途径。政务大厅服务依旧,同时网络办理平台也已启用,民众无需离家即可办理;社区、金融机构、法院及异地通办窗口等多渠道服务,确保了全面、多层次的便捷。一位异地居民便通过异地通办窗口,顺利办理了其家乡房产的登记手续。

要件同步精简

郫都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对不动产登记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精简。过去,办理登记手续需要准备众多文件,流程繁琐。现在,通过优化信息共享和审核流程,简化了多余的证明步骤。民众不再需要四处奔波开具证明,登记手续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

创新措施频出

郫都区不断推进创新实践,实施了多项利民措施。其中,“交房(地)即交证”政策让业主在收房时即可拿到产权证;“零材料受理”通过数据共享简化了群众提交材料的流程;“带押过户”避免了提前还贷的麻烦;“验登合一”显著减少了办理时间。这些创新措施使民众切实体验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郫都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活动上展示了过往改革成果,并计划未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不动产登记领域,哪些创新措施被认为最为有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别忘了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