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集市热闹开场
3月18日,硚口区古田街道成功举办了养老服务集市活动。活动现场,人潮络绎不绝,众多老年朋友积极参与。此次集市位于凯德西城广场入口,设计灵感源自武汉1号线地铁模型,共设有14个养老服务摊位,外观宛如地铁车厢窗口。为了方便居民参与,主办方特地安排了养老专线,确保老年人能够轻松抵达现场,并享受各类服务。
本次活动中,持有“时光车票”的老年人得以在各摊位体验互动并盖章打卡。活动结束后,他们可兑换纪念品。此举措显著激发了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并确保了养老服务贴近他们。
外骨骼机器人体验
王奶奶是第一个尝试使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用户。康复师郑艺林协助王奶奶落座,并仔细为她固定了脚踝、膝盖和腰部的支撑带。随后,机器人协助王奶奶从座位上站立,并引导她进行行走练习。王奶奶表示,她感受到一股力量在推动她前进,行走变得格外轻松,就像在太空中行走一般。
该款机器人售价超过十万,针对下肢功能受限的用户量身定制,适用于家庭康复锻炼。康复领域的专家将提供上门服务,协助用户操作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此外,该设备已在我国的众多医院及养老机构中得到应用,对偏瘫患者的步态改善作用明显。
助行器独特体验
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测试了一款外骨骼助行器。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穿戴了该设备,体验中感受到行走与攀爬均获得了额外的支持。该助行器由腿部支撑、背部板和支撑架组成,整体重量约为四斤,并提供多种尺寸供选择。
工作人员指出,使用助行器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减少下肢压力,使得行走和楼层上下更加便捷。此外,此设备同样适合登山爱好者与户外从业者,其应用领域相当广泛。
多样养老服务展现
在集市现场,多家养老机构展示了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项目。幸福食堂开展了试吃活动,让老年朋友们品尝到了美味佳肴;此外,他们还体验了按摩和推拿,身心得到了舒缓;与此同时,免费提供的义诊和义剪等服务同样吸引了众多老年人的兴趣和参与。
智能化适老化产品,诸如生理监测设备、定位手环及跌倒探测器等,同样引起了众多老年人的高度关注。此类产品显著增强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便捷性,并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
养老综合体将有新举措
硚口区古田街道计划年内引入外骨骼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主要针对行动受限或半失能的老年群体。项目负责人表示,使用这些机器人有望提升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同时,该技术亦有助于减轻照护者的负担,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此举措反映出当地养老服务持续寻求创新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提高服务品质,力求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硚口区养老服务升级
硚口区民政局相关人士指出,该区域正致力于优化养老服务体系。他们持续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包括养老综合体及老年食堂等。同时,该区也在积极扩大老年餐饮服务的范围。目前,已迅速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我国已形成涵盖区域、街道、社区及家庭四个层面的养老服务网络。面向未来,我国将持续深化部门间的合作与变革,致力于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保障养老服务从基础普及向高端升级的转变。
智能养老设备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效果如何?大家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