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李先生,一位残疾人士,在汉口中信银行支行办理业务时,对流程的便捷性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现象凸显了该行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的成效,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体验,彰显了城市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此举正是构建无障碍示范城市的核心举措之一。

无障碍通道与呼叫按钮

中信银行汉口支行无障碍服务升级,残疾人李先生体验后感叹:在这里办事很方便  第1张

中信银行汉口支行于大门外增设了无障碍通道,并配备了显眼的求助呼叫按钮。该举措于12月3日得到长江日报记者的现场记录。此举彰显了银行对残障人士的细致关怀,通过一键呼叫,残障人士即可获得工作人员的协助。对行动受限的残障人士而言,此举意义重大,使他们能够自主享受银行服务。此人性化设计在日常生活中可大幅减少残障人士寻求帮助的时间,极大地便利了他们办理银行业务或获取信息。这一做法引发思考:此类设置是否应在更多公共场所得到推广?

在无障碍通道一侧,原有的滑动门已升级为自动推拉门。此举不仅提升了残疾人士的通行便利,还在显眼位置增设了无障碍指示标志,便于弱势群体迅速定位无障碍设施。这一细致的优化举措,体现了银行在构建无障碍环境方面的专注与努力。

低矮服务台与便民物品

中信银行汉口支行的服务台高度较平日降低约半米。此举旨在便于残疾人士与工作人员间的沟通。这种设计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让残疾人士无需过度仰头即可与工作人员对话。在服务台旁,设有配备齐全的便民服务箱,内含老花镜、放大镜等辅助工具。这一举措显示了银行在服务老年与残疾人士方面的周全考虑。视力不佳的老年或残疾人士在办理业务时,可随时取用这些工具,减轻了办理过程中的不便。这些虽小却实用的设施,反映了银行对特殊群体服务细节的高度重视。其他银行是否也能效仿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方式?

中信银行汉口支行无障碍服务升级,残疾人李先生体验后感叹:在这里办事很方便  第2张

大厅内设置了拐杖和轮椅,方便特殊群体使用。同时,银行特别铺设了摩擦力更强的地面,以减少行走时的安全隐患,这一举措充分满足了特殊群体在行动上的特殊需求。

改造后的柜台设施

中信银行汉口支行在柜台设计上,选用了圆形包角,以减少残疾人可能遭遇的碰撞风险。此外,设有专为老年人及残疾人服务的绿色通道窗口,以便他们获得更高效的服务。自助服务区新增了可移动摄像头和盲文按键,盲人用户在语音指引下可轻松操作。这些改进显著提升了特殊群体的自助服务体验。12月3日,记者实地考察发现,相关设施已投入使用且运行顺畅。然而,如何确保更多人士了解并使用这些针对特殊群体的设施,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无障碍卫生间的改进

银行对卫生间进行了细致的改造工程。增设了无障碍式洗手台,并在马桶侧边加装了多种扶手。卫生间门宽度的增加使得轮椅进出更加便捷。此次改造显著提升了残疾人使用卫生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所有设施均依据残疾人的使用习惯和特殊需求进行配置。3日,记者观察到,这些设施的设计显得非常合理。这种无障碍卫生间是否能够成为其他公共场所卫生间改造的参考模板?

视频手语翻译系统

中信银行汉口支行无障碍服务升级,残疾人李先生体验后感叹:在这里办事很方便  第3张

江汉区残联提出了相关指导性意见,中信银行汉口支行作为全市首家,引进了视频手语翻译系统,并在服务窗口广泛实施。该行工作人员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借助该系统,聋哑人士能够顺畅地完成业务办理。此举体现了现代科技在构建金融服务无障碍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该系统使得听力语言障碍人士在银行沟通中不再遇到难题。这种创新措施为其他金融机构树立了榜样。其他地区的金融机构是否会跟进这一做法,值得关注。

多方合作推动无障碍建设

江汉区残疾人联合会携手中信银行汉口支行共同推进了“爱无碍,金融同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项目。该区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负责人钱建芳指出,提高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的质量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借助此次合作,无障碍环境建设被纳入银行的日常服务流程,旨在为更多有需求的市民提供便利。这种跨部门的合作模式有效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城市无障碍建设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展现了城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期待更多地区能效仿此类合作,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面进步。不知贵城市是否也考虑采取类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