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周内下跌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至2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为21.78元/公斤。此价格较上周五(2月7日)的22.93元/公斤下跌了5%。本周猪肉均价为22.13元/公斤,较上周的23.02元/公斤有所降低,降幅为3.9%。这些数据反映出,近期猪肉市场价格波动显著。

猪肉价格呈现下降趋势,这一变化可能源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动以及生猪出栏数量的调整等多重因素。在此背景下,消费者有望以更优惠的价格购得猪肉。

生猪价格有涨有跌

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你的餐桌成本要降了吗?  第1张

中国养猪网提供的数据表明,2月14日,生猪(外三元)的售价为每公斤15.3元,较2月7日的每公斤15.24元有所上升,涨幅为0.4%。然而,若观察本周的平均售价,生猪价格降至每公斤15.16元,较上周的每公斤16.14元下降了6%。短期内价格上涨,但周度平均价格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显得较为复杂。

生猪价格波动可能由市场对价格的不同认知和供需周期性变动引起。养殖户应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并据此制定恰当的养殖及销售计划。

生猪交易均重上涨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本周全国生猪交易平均重量呈现上升。具体来看,平均体重已升至123.57公斤,较上周上升了0.34%。饲料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大猪存栏紧张,肥猪价格差异扩大,市场对增重压栏的需求增强,进而推动了生猪出栏平均体重的提升。

在周后期,一些地区重启了二次育肥计划。生猪较轻体重部分的价格出现上涨,不再持续走低。由于收购成本上升,屠宰企业开始主动购买体型更大的生猪,以替代较轻的猪种。这一举措使得生猪的平均收购重量持续增加。这一趋势揭示了生猪市场交易结构的调整。

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

本周,国内生猪屠宰行业的主要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增加,平均开工率上升至25.50%,较上周增加了4.01个百分点。此外,养殖企业的生猪销售量也在持续增长。元宵节及学校开学等因素推动了屠宰企业订单量的上升,进而推动了开工率的提高。

终端需求恢复较为缓慢,预计下周开工率将有所增加。这一现象表明,屠宰行业在运营中持续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考验。

2月上旬生猪价格下降

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2月上旬流通领域主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降至每公斤15.0元,较1月下旬下降0.6元,降幅达到3.8%。这一价格变动显示出生猪价格持续下降的态势。

价格下滑可能与养殖业产能调整及市场供需关系变动等众多因素相关联,此变动将对产业链内企业和养殖户产生一定影响。

猪价后市预测分歧

迈科期货的分析揭示,节后猪肉价格迅速下滑。养殖户期待通过二次育肥来降低成本,散户则更愿意保持资金观望。同时,一些大型养殖企业提高售价并减少销售量。尽管生猪和白条肉价格均有所上涨,但终端销售仍面临诸多困难。贸易商在采购时更加谨慎,市场需求整体表现乏力。据此判断,现货猪肉价格可能保持稳定,但也有小幅下跌的可能性。

卓创资讯预测,全国猪肉价格在未来一周内或先下降后上升,随后可能小幅下降。在供应端,养殖企业出栏速度保持稳定,增长幅度不大;而下游客户的订单量并未显著增长,这限制了价格的上涨潜力。在需求端,屠宰企业的屠宰量有所回升,二次育肥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关于猪肉价格的未来走势,您有何见解?欢迎点赞、转发,并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