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返乡购票成为社会焦点,关于“抢票软件”中的“加速包”等功能是否有效,引起了广泛讨论。铁路12306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这些功能仅是宣传手段。

官方揭秘:“加速包”是噱头

近期,铁路12306科技创新中心的管理人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指出,所谓的“加速包”并无实际效果,仅是商家的一种推销策略。此外,该平台宣称的抢票成功率亦缺乏实际支撑。长期以来,公众深受“抢票难”问题困扰,而“抢票软件”则趁机提供各类服务,实则借旅客购票心切之机谋取利益。

测试结果:花钱也难抢到票

媒体测试结果显示,各大平台提供的抢票服务种类繁多,且可层层叠加。记者在8个平台上尝试抢票,尽管所支付的费用各有差异,但最终均未能成功抢到票。这一现象表明,即便投入了高额费用购买所谓的顶级抢票服务,实际抢票结果仍无法保证成功。高额的抢票费用付诸东流,旅客的购票难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平台态度:公关不予回应

澎湃新闻的记者尝试联系携程、同程等旅游平台的相关公关,就抢票服务的相关事宜进行咨询。然而,这些平台均未作出回应,或是以不便为由拒绝回答。这一情况使得抢票服务的真实性和效能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平台的不明确态度引发了人们对抢票服务可靠性的质疑,旅客在信息不公开的条件下,不得不自行决定是否利用这些服务。

客服说法:投入高成功率大

记者模拟消费者身份向八家平台的服务人员进行了咨询。智行火车票App的客服表示,该应用与12306并不属于同一系统,并声称“投入越多,出行成功几率越高”,但最终以实际出票结果为准。这一说法看似合理,然而,实际能否提升成功率,还需时间与结果来验证。面对这种含糊其辞的回应,旅客们只能采取“病急乱投医”的策略,支付额外费用试图增加成功机会。

费用明细:巧立名目收费多

智行火车票App的车次选择页面提供了多样化的抢票选项。其中包括一种“全能抢票”服务,价格为45元/张,补贴后还需支付40元。随后,推出了不同级别的抢票加速服务费用,最高VIP等级的原价为50元/人,使用优惠券后实际支付20元。另外,还设有邀请好友解锁或直接支付50元解锁的“新客VIP专属通道”。这种逐级收费的方式,往往让旅客在不经意间花费较多。

抢票失败:费用可部分退还

截至2月5日17时6分发车前20分钟,记者未能成功购买车票。系统反馈“任务已过期”,并指出“抢票难度大,未能成功”,在抢票失败页面中,提示“抢票资格已保留,可供下次使用”。同时,用户可选择取消“全能抢票”服务,并获退40元费用。尽管部分费用得以退还,但旅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得到补偿。

春节期间,公众在抢购火车票时,是否依旧倾向于使用抢票工具?敬请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