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健身支出理应成为增进健康和活力的投入。但徐汇区的凌先生及其夫人却遭遇了健身卡退款难题。这一情况揭示了消费者在类似消费场合所面临的无奈和难题,值得关注。

购卡健身突生变故

2023年8月,凌先生在威尔仕健身尚汇豪庭分店支付21988元,购买了一张有效期为十年的健身会员卡。此卡允许无限次数的健身,但仅限个人使用。凌先生对游泳情有独钟,生病前频繁光顾该店进行锻炼。然而,紧接着发生的一起意外事件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促使他们提出了退卡申请。

凌先生与夫人向店家提交了医疗机构的检查文件,指出健康问题导致他们无法继续使用健身会员卡。按常理推断,商家应当主动处理退款相关事务。但事实上,这却标志着他们维权历程的起点。

被劝续卡承诺退款

4月14日,威尔仕徐汇苑门店的冯姓店长来电,提出一项方案。他表示,10年会员卡在市场上需求旺盛,希望与凌先生商讨转让事宜。同时,若凌先生额外支付21888元购买3年至尊卡,则10年单人会员卡可升级为家庭卡。冯店长承诺,在3周内退还凌先生新旧两张卡的款项,且不收取任何手续费。新购买的卡可以立即退卡。然而,冯店长并未详细介绍新卡的权益,而夫妇二人也未深入询问便办理了新卡。

商家明显是在利用消费者迫切想要退款的愿望,未详细说明新卡的详细信息,诱使消费者办理卡片。此举中,店铺制定了一个看似诱人实则布满陷阱的计划。

频繁追问退款无果

徐女士办理新卡后,内心焦虑不安,多次向冯店长咨询退款事宜的进展。然而,冯店长提供的答复却总是含糊其辞,诸如“询问财务”或“正在处理流程”等。这种回复仿佛是拖延的惯用伎俩,未能真正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导致消费者在漫长的等待中感到时间漫长且焦虑重重。

上海夫妇惨遭健身卡陷阱,8个月未退款,数万元打水漂,心碎控诉  第1张

6月中旬,该夫妇前往徐汇苑门店寻求解释。然而,他们被告知冯店长因病请假,退款事宜需延后处理。商家对消费者的急切心情似乎并未给予充分关注,反复推脱成为常态。

前任违规换人负责

7月初,徐汇苑店杨店长通知,冯店长因违规行为被解除职务。退款事宜由区域经理沈先生承担,并要求夫妇二人前往威尔仕徐汇正大乐城店进行协商。据此,7月8日,夫妇二人抵达正大乐城店,提交了两份投诉书,要求进行全额退款。

商家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员工失误导致消费者需承担后果,同时被迫进入漫长且不确定的退款流程

门店踢皮球无答案

上海夫妇惨遭健身卡陷阱,8个月未退款,数万元打水漂,心碎控诉  第2张

徐汇苑门店表示,仅能查询本店退款事宜,对尚汇豪庭门店的10年卡退款详情不甚了解。此外,审批流程复杂且耗时,尚无法明确3年卡退款的具体时间。而前台员工对此态度冷淡,不愿提供更多信息。

商家内部沟通存在障碍,对消费者缺乏责任感,导致消费者被忽视。

部门介入依旧无果

徐汇区相关部门介入,威尔仕徐汇苑门店表现极不合作。商家态度粗鲁,即便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也拒绝说明退款入账的具体时间。凌先生夫妇历经半年的维权努力,身心疲惫,但至今尚未获得总计数万元的退款。

该事件暴露了消费者在消费领域中的不利地位,如何确保消费者权益受到有效保护,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诚挚邀请读者们踊跃留言、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