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测试无果
近期,记者对抢票软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即便在八家不同平台分别支付了不同的抢票费用,均未能实现购票成功。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对抢票平台服务效率的广泛质疑。消费者投入了额外费用,却未获得任何购票结果,不禁让人疑问:消费者的资金是否被不当使用?
各平台推出的抢票策略和推广手段各具特色,但在本次测试中,均未达到抢票成功的目标。面对消费者急切购票的需求,这些平台成为了他们的依靠,却常常无法满足其需求,从而给他们的行程安排带来了不便,同时也对抢票平台的信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平台成功率说明
2月6日,高铁管家客服对平台成功率进行了阐述。客服指出,该成功率是通过分析客户订单数据及对铁路售票情况的预测得出的,仅供参考。实际抢票结果才是评判标准。换句话说,成功率虽具吸引力,但仍有不确定性存在。
客服所提到的估算依据涵盖了同线路抢票成功率、铁路局剩余票额、出行人数以及抢票速度排名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多变且复杂,导致消费者难以准确理解成功率的真实含义。抢票过程如同赌博,充满了不确定性。
候补与套餐区别
客服对高铁管家“光速抢票”和12306的候补购票功能进行了详细说明。该中速抢票套餐售价10元,宣称成功率可提升5%,并附赠20M光纤独享服务。此外,若抢票失败或超时未果,用户可享受全额退款。然而,其实际效果尚待进一步验证。
该套餐的成功率预测基于历史行程路线等要素。目前,与12306的候补服务相比,其优势是否明显尚未明朗。消费者需在免费候补与付费提高成功率的选择上进行考量。
专人抢票档位
高铁管家页面的下方提供“专人抢票”功能,共分为三个不同级别。其中,“常规抢票”服务运用双引擎技术,仅在日间及候补排队期间进行抢票操作。若用户选择“三引擎专人抢票”,需额外支付28元每人,其成功率可高达73.5%。此外,“三引擎多名专人抢票”服务需额外支付38元每人,承诺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抢票服务,确保票源一出即刻抢购,并由多名专人负责抢票工作。
不同级别的票价及其所谓的优势不尽相同。记者以538.5元的价格选择了“一键快速购票、三引擎助力、多员专抢”服务。然而,大约35分钟后,记者发现并未成功抢到票。系统通过短信告知,将在1至5个工作日内完成退款。这一事件表明,高价位并不能确保抢票成功。
春节前退款情况
春节期间,高铁管家在抢票测试中未能如愿。记者尝试申请退费,却意外被扣除20元。客服核实订单后,指出这20元是购买“放心抢”服务的一部分,该服务附带有“待用户领取赔付”的条款。用户领取赔付后,可获得30元,这样算来,实际上用户能赚得10元。
高铁管家账户允许用户提取赔偿金,用户也可将款项转入支付宝账户,或者直接获得20元退款。但这一做法背后,消费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利购票,而非为了后续的赔偿。这种现象同时也揭示了该平台在服务流程中存在的不足。
放心抢票服务
澎湃新闻报道称,消费者支付22元享受“安心抢票”服务,页面仅表明“全天候有专业人员支持抢票,平台操作效率最高”。需点击“套餐详情”弹出窗口,才能看到“若抢票不成功,将提供现金赔偿”的规定。详细阅读《安心抢票服务细则》后,得知若在规定时间内抢票失败,高铁管家将按购买金额进行现金退款。
用户将收到关于领取赔偿具体方法的系统消息通知,需确认通知功能已激活,以免错过关键信息。一些消费者可能未曾关注此类细节,直到购票失败后才了解到赔偿事宜,这种情况也可能引发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