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上海洋山港迎来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港口内船舶穿梭、吊机作业、车辆往来不息。自2025年以来,此类繁忙景象持续上演,亮点纷呈。在吞吐量和船舶查验数量等多个方面,洋山港均表现出色,彰显出其蓬勃发展的态势。

节后首个工作日的忙碌场景

2月5日凌晨3时,泰国船只“以星泰国”抵达洋山三期码头六号泊位。当时,洋山港内已有15艘船舶停靠。工人们已做好迎接新任务的准备,码头各区域正按序进行作业。这一繁忙场景是洋山港日常运作的缩影,同时也反映了其背后庞大的航运吞吐量所需的辛勤付出。这一幕在每个工作日重复上演,为港口的高效运营提供支持。

节后工作日之所以保持繁忙,原因多样。首先,前期积压的任务亟待处理。其次,新订单的持续增加也是一大因素。港口的工人和工作人员需迅速适应,全力以赴,以确保各环节的顺畅,从而实现众多船舶的高效装卸作业。

2025年洋山港繁忙回顾

2025年1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显著提升。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00万标准箱,刷新了单月吞吐量的最高记录。在所有港口中,洋山港表现尤为显著,其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3万标准箱,占总吞吐量的一半以上。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洋山一二期运营的上海盛东码头,单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5万标准箱,创下了开港以来的最高纪录。

数据显示,洋山港具备显著的发展潜力。各集装箱码头紧密合作,全力以赴。装卸作业速度及集装箱周转效率持续改进,推动整体吞吐量稳步上升。这一现象既彰显了洋山港运营管理的效率,也映射出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态势。

国际航行船舶查验情况

洋山港码头超繁忙! 2025年后为何频繁迎高峰?  第1张

一月份,洋山口岸迎来大量国际航行船舶,数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海边检总站洋山边检站数据显示,该月共有超过910艘次国际航行船舶完成入出境(港)手续,创下自开港以来同期最高记录。众多船舶的涌入使得边检站工作人员面临繁重且艰巨的查验任务。

边检站需保障船舶查验流程的快速与精准。为此,工作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高效的管理与调度系统亦不可或缺。在航运市场持续进步的背景下,洋山口岸船舶往来频繁,对边检站等机构的运作提出了更高标准。

运营企业的发展策略

长三角地区对外出口的关键节点,洋山港内的集装箱运营企业正全力以赴。他们全力加速发展进程,致力于实现跨港区生产系统的一体化运作,从而提升了港口各区域的协同作业效率。此外,他们深化了国际中转箱的转运管理,有效提高了国际航运中转业务的效率。同时,他们也在优化洋山港区与集疏运中心的业务协同。

盛东码头运营部门负责人指出,自今年起,日均处理3万标准箱已成为新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细致制定了作业方案,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智能堆场功能,通过加快堆场周转等手段,提高港口整体运作效率。同时,公司还努力平衡干线与支线船舶,优化支线船舶作业流程,减少船舶停靠时间,提升码头岸线使用效率。

口岸通关的保障

洋山边检站在口岸通关环节扮演了关键角色。春节期间,该站坚守岗位,致力于推进国际货运船舶“零等待”作业和“零延时”验放措施。在此基础上,该站强化了与联检单位、代理公司、码头公司的沟通与合作。

边检站对口岸区域内出入(港)船舶信息进行精确掌控,特别加强在凌晨时段及船舶进出港高峰期的接送船任务协调。通过这一举措,实现了对口岸安全与畅通的全面保障。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洋山港的通关速度,同时也增强了其在航运领域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

洋山港的未来展望

洋山港现阶段的进展显著,然而也遭遇了若干挑战。具体来说,随着吞吐量的持续上升,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作业流程等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洋山港有望持续增长,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在多领域持续寻求创新突破。首先,运营管理层面需增强部门间的协作效能。其次,在科技应用上,应增加对新技术的投资,以提升港口的智能化程度。洋山港在维持吞吐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能否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对此,期待各方评论、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