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嘉兴港独山港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当天上午,B25、26泊位以及Ⅱ号内河港池的开港仪式得以顺利举行。此次活动蕴含着多方面的显著特点。它不仅意味着嘉兴港新增了一座一万吨级码头,同时也见证了海河联运作业区的正式投入使用。

投资 16.2 亿!嘉兴港又一万吨级码头和海河联运作业区正式投入使用  第1张

B2526泊位建设情况

2023年2月16日,B25、26泊位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占地263亩,总投资额高达16.2亿元。一座5万吨级的多功能码头在此地新建,港口岸线总长度为500米。设施配置齐全,包括4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8台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以及1台龙门式调箱门机。在船舶停靠方面,该泊位能够同时容纳2艘3万吨级船舶,或者1艘5万吨级船舶与1艘1万吨级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十分显著,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达70万标箱,件杂货处理量可达8万吨。此外,岸桥设备采用远程操控技术,堆场龙门吊实现无人化操作,确保了泊位在等级、能级及智能化方面的领先地位。

该泊位建设是省“千项万亿”项目中的关键部分,其规划与设计均秉持高起点和高质量标准。这样的高标准建设不仅有效提高了港口作业的效率,还显著提升了嘉兴港在众多港口中的竞争优势。

II号内河港池功能与意义

独山港区II号内河港池位于B25、26泊位之后。该港池能够承载多种运输货物,涵盖集装箱及散杂货等。港池内规划有11个500吨级泊位。预计年集装箱处理量将达到40万标准箱,而散杂货处理能力则为60万吨。

该设施投用后,将充分发挥内河港区及航道之优势,实现外海与内河的顺畅连接。此举有利于提高内河水运在港口货物集散中的占比,从而进一步完善嘉兴港的运输体系。

开港后的首航

开港之际,“新明州78”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该轮满载着独山港区装卸的集装箱,自B25、26泊位缓缓启动,开启了“独山-宁波”集装箱航线的首航。这一首航不仅标志着该港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新开通的运输通道预示着嘉兴港与宁波港间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加强。

投资 16.2 亿!嘉兴港又一万吨级码头和海河联运作业区正式投入使用  第2张

嘉兴港现有基础

嘉兴港设施规模庞大,现有127个生产性码头泊位,其中沿海泊位有56个。同时,嘉兴还配备了嘉兴现代物流园和嘉兴港区综合物流园区等高级物流园区。在长三角地区,嘉兴港内河航道网密度居于领先地位,这一显著优势为港口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的吞吐量表现

2023年1月至9月,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显著提升。具体来看,其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274.73万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16%。此外,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也表现出色,达到77.25万标箱,同比增长了7.16%。这些增长数据不仅体现了嘉兴港发展的积极势头,还突显了海河联运在嘉兴港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未来发展展望

嘉兴市未来将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发展核心概念展开。该市计划将自身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海河联运的关键枢纽港,并以此作为构建世界级一流强港的北方战略支点。嘉兴港将通过不断的资金注入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有望在区域航运和贸易领域发挥更加核心的作用。

嘉兴港的建设议题备受关注,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港是否有望成为长三角区域的海河联运关键枢纽?欢迎广大读者在评论区各抒己见,踊跃加入讨论。此外,我们衷心希望您能为本篇文章点赞,并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