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洋山港标志性集装箱吊起,标志着上海港踏上新征程。2024年,该港集装箱吞吐量超5000万标箱,位居全球码头之首。这一成就令人鼓舞,备受关注。
吞吐量突破的里程碑
12月22日,洋山港见证了上海港的重大突破。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这一确切数字远超其他港口,彰显其领先地位。上海港的这一成就不仅凸显了其规模宏大和发展迅速,也体现了其在全球航运领域的主导作用。此次突破显示了上海港强大的业务拓展实力,同时也反映了国际航运贸易对其的信赖和依赖。
这一成就得益于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上海港长期致力于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管理模式的改进。经过不懈努力,这些成果在2024年得以显现,显著提升了港口吞吐量。
广泛的国际航线
上海港目前运营着约350条国际航线。这些航线遍布全球,连接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这一庞大的国际航运网络,构筑了一个巨大的贸易体系。观察2024年的贸易数据,我们发现,通过这些航线的贸易额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上海港的航运网络增强了其全球航运资源配置的能力。具体来说,东南亚水果经上海港运往欧洲的运输效率显著提升。得益于航线支持,航运金融、保险及国际海事仲裁等服务功能不断汇集,使得上海港在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排名连续五年稳居前三。
增长的主要来源
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显著上升,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外贸出口重箱、国际中转箱以及水水中转量的持续攀升。在出口重箱领域,国内制造业出口海外产品数量显著增加。至于国际中转箱,上海港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服务质量,吸引了众多国家选择在此进行货物中转。
数据显示,外贸出口重箱增长率为15%,国际中转箱增长为10%。杨焱滨强调,水水中转量增长显著,预计2024年水水中转比例将上升至60%,创下历史新高,同时枢纽功能得到加强。
强化的腹地优势
上海港与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的港口合作日益紧密。进入2024年,双方合作成效显著提升。合作推动了物流通道的顺畅运行。上海港与周边港口携手,扩大了货物的集散范围。
江苏沿海部分地区的新兴产业正借助该物流通道高效出口产品。该港口群功能的充分发挥,激活了长江流域的贸易生机。在上海港的领导作用下,长江流域的各港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业务上的协同进步。
智慧码头的贡献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投入使用,贡献显著。2024年,其不仅推动了集装箱吞吐量的持续增长,而且向世界推广了中国的智慧码头模式。借助智慧科技的力量,码头作业效率实现了30%的提升。
黄桁,哪吒科技的总经理,透露“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已在14个国内外码头成功复制并应用。此举显著推进了全球码头向智能化转型的步伐。
绿色发展举措
上海港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LNG燃料的补给已实现常规化。每周的LNG补给量达到了100吨。同时,该港还成功实施了大型集装箱船的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同步补给作业。此举显著降低了船舶的污染物排放。
根据环保检测数据,港口区域的空气质量有所提升。上海港正积极寻求可持续的航运模式,并在全球绿色港口建设中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您如何看待上海港未来是否能够持续增强其优势,维持其领先地位?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