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亮眼增速居首
2024年1月26日,江苏省常州市统计局公布了年度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常州市202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081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1%,在苏南地区增速位居首位。这一增长表现突出,彰显了常州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去年的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常州的经济增速分别为5.0%、5.6%和5.8%,全年增速达到了6.1%,成为长三角地区九座超万亿城市中唯一一个实现季度增速连续上升的城市。
工业支撑作用显著
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工业对常州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在常州工业领域,新能源产业尤为突出。根据《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的数据,常州在产业集聚度上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深圳,且是十强榜单中唯一的三线城市。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推动常州工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新能源产业优势扩大
去年,常州在巩固其产业领先地位方面持续努力,并着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在该市,理想汽车实现了生产第一百万辆新能源车的里程碑,同时全球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也正式启动。新能源产业链的“发电、储能、输电、用电、网络”闭环体系得到不断加强,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投资目光。这些显著成就显著提升了常州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应用”产值贡献突出
2024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较上年同期上升12.3%。这一增幅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贡献率高达73%。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相关企业的进步,还为常州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基于此,常州在新能源应用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常州正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商业环境,这一举措凸显了其“再次启航”的战略优势。自去年六月起,该市发布了《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5.0版)》,参照世界银行的评价体系,推出了“常享办”服务品牌。该品牌涵盖了50项核心业务,并关联着138项具体任务。在江苏省内,常州率先实施“五即工作法”来加速重大项目的服务进程,有效推动了90余个重大项目的快速落地和启动。
科创推动主体壮大
2024年,常州共有4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重大工程,其中20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这些项目涉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去年9月,一场全国性的“工业母机+”活动在常州成功举办,促进了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与国家工业母机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增至3.41%,高新技术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提高至56.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新增超过700家,总数超过5400家。
这一显著成就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常州来说,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