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时节,人潮涌动,场面热闹。在桂林站,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手持自制“车票”乘车,这一幕温馨感人。这背后究竟有何感人的故事,值得我们一同探寻,揭开这个谜团。
老人求助
1月20日,上午11时左右,桂林火车站进站口人群嘈杂。一位77岁的邹姓老人,手提两个行李箱及一个麻袋,显得迷茫地站立。老人向铁路工作人员询问前往祁东的路线。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独自出行,随即指引他前往二楼候车室,并通知同事给予老人特别关注。
王敏雪值班时迅速发现,一位行动略显蹒跚的老人走进了候车室并坐下。没过多久,她发现老人独自一人,便主动上前,热心地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这一询问随后揭露了老人手中的那张特殊的手写车票。
手写“车票”亮相
王敏雪提出疑问,老人随即拿出一纸自书“车票”。此票虽显褶皱与破损,却昭示着老人对其长久以来的珍藏。票上详细记录了车次、时刻及检票口等关键信息,并在座位号旁特别注明“靠窗”二字。
手写的“车票”看似普通,却流露出作者深沉的情感。王敏雪对其表示了肯定,她觉得老人的女儿十分孝顺。虽然这份车票不如正式车票精致,但它所传递的温情却极为丰富。
原因揭晓
邹大爷通过与老人的交谈得知,目前他与女儿一同居住在桂林,并计划返回湖南省祁东县的家乡度过春节。遗憾的是,女儿因工作十分繁忙,实在无法抽出时间陪同父亲前往车站。在为老人购买车票的过程中,女儿用心地亲手制作了一张手写的车票。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如遇困难,可向穿着铁路制服的工作人员寻求协助。女儿通过这张看似普通的小纸条,传达了对父亲深厚的关爱和关切。
贴心护送
王敏雪对老人的乘车信息进行了详尽的检查,确认无误后,她感到安心。她决定亲自陪同老人上车,轻柔地搀扶老人慢慢走过通道,并密切留意周围人群,以防老人受到任何碰撞。
王敏雪在乘坐动车后,与列车长完成了严格的交接流程,并向他详细描述了老人的具体情况。列车长表示会精心照顾老人,王敏雪因此放心离开。她的周到照料让老人感到安心和踏实。
美好情感体现
手写的车票,是子女孝顺情感的极致表达。尽管女儿无法亲自陪伴在父亲身边,她仍通过这种方式传达着对父亲的关爱。这一行为同时也体现了对铁路工作人员的信任。双方都明白,将父亲交给铁路工作人员照顾,可以让他们安心无忧。
春运时节,人流如织,旅途繁忙。这份纯粹真挚的情感,如同冬日暖阳,为旅途氛围注入了温馨,为每位旅客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
特殊旅客服务小贴士
铁路部门为无陪护的老年乘客等特定旅客群体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这类旅客通常年龄在65岁以上,出行时独自一人,行动不便,因此他们需要得到车站指引和旅途全程的关照。客票系统具备自动识别功能,能够识别这类旅客,旅客无需额外提供任何证明材料。
特殊旅客的预约方式包括网络和实体两种渠道。旅客可通过铁路官网、官方App、畅行码、客服电话或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预约。若临近发车不足六小时,旅客可至车站12306服务台的综合服务中心现场办理。按照规定,现场预约需在发车前至少60分钟完成。预约一旦成功,铁路部门将提供快速通行和优先安检等便利服务。
春运期间,您是否曾见证过类似的感人画面?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相关经历。此外,别忘了点赞并广泛传播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