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核查线索浮现
2024年12月,新登派出所根据民政局提供的线索,在嘉兴海宁地区发现了一位无户籍的流浪老人。经调查,老人名叫汪大爷,原籍地为建德新安江。1957年,汪大爷迁至富阳区新登镇上山村,从此开始了他的迁徙生涯。
汪大爷在年轻时经历了丰富的情感起伏。他与未婚妻成婚后,由于妻子对故乡的思念,两人于1972年出售了房产,返回了安徽黄山的耿城。不幸的是,他们的婚姻最终破裂。汪大爷随后独自前往杭州下沙寻求工作,但后来不得不依靠捡拾废品和流浪为生。
民警接触了解落户难题
新登派出所的户籍民警方建杭在掌握相关情况后,迅速赶往嘉兴海宁。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他与汪大爷进行了会面,并对其身份及过往经历进行了详尽询问。据悉,汪大爷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因未在杭州和黄山两地更新户籍资料,导致其身份成为“黑户”。
汪大爷已年届九旬,方建杭决定协助其处理户籍事宜。然而,根据现行政策,办理落户需核实其户籍迁移历史以及上一次落户地点。这要求对汪大爷曾居住过的多个地区进行走访,搜集相关证据并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目前,这一落户难题亟待解决。
多地走访调查还原真相
12月23日至1月15日期间,方建杭辛勤工作,穿梭于富阳、海宁、黄山等地。他深入档案馆、移民馆、户籍室等机构,查阅了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同时,他还拜访了多位百岁老人。这些老人亲身经历了汪大爷的往昔生活,他们的叙述为许多细节提供了补充。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方建杭成功核实了汪大爷最近一次的户籍登记地点位于富阳上山村。在此过程中,他遭遇了档案信息不明确、证人记忆模糊等困难,但他未曾放弃。
接回老人完成户口登记
1月20日,方建杭与民政、卫健及新登镇工作人员一同驾车赴嘉兴海宁,旨在将漂泊53年的汪大爷接回富阳新登。在此次行动中,各方人员对每个步骤都极为关注,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汪大爷的户口登记手续已成功办理。在短短一个月内,相关人员历经距离遥远、资料查找等众多挑战,确保了汪大爷获得合法身份。此举不仅解决了落户难题,而且为解决其养老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妥善安置老人安享晚年
汪大爷因无子女,相关部门已将他安置于新登养老院。该院为他提供了宜居的居住条件及细致的照料服务。在此,他享有规律的饮食及全面的医疗保障。
汪大爷在晚年得以享有稳定生活,摆脱了过往的流浪生涯,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踏入养老院的那刻,他似乎看到了新的生活曙光。如今,他得以与同辈们一同沐浴阳光、闲话家常,悠享宁静的晚年时光。
老人感激民警暖心之举
汪大爷在新登养老院紧握方建杭的手,眼中含泪,语气微颤地表达着谢意。他表示,未曾想到在如此高龄,还能在养老院度过晚年时光,对民警及政府部门的援助充满感激。
这一幕温馨的画面是对近期努力的最佳肯定。方建杭说,协助汪大爷这样的长者,让他感到自己的工作极具价值。他仅是履行了职责,然而这份普通的工作却为汪大爷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人们不禁思考,我们周围还有多少像汪大爷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期盼更多人伸出援手,关注那些处于弱势的群体。您是否遇到过类似需要帮助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同时,也请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