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此次会议上,市生态环境局对环境整治项目的成效进行了详尽阐述,其中不乏显著成就。

生态绿城建设

2024年,常州坚持“厚植生态底色”等理念,在生态绿城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已落实9项关乎民生的生态绿城项目,新增绿地3207亩。自2014年起,累计增加绿地面积10.81万亩,绿化面积扩大至13.45万亩,并构建了1329公里的绿化带。同时,建立健全了工作体制,打造了35个口袋公园,其中6个被评为省级项目。天宁区儿童医院周边的口袋公园特色鲜明。

共有35座小型公园分布,为民众增添了额外的休闲空间。这些公园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景观,而且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水环境治理

2024年,我市以打造幸福河湖为宗旨,全面启动了河道水环境整治项目。目前,已成功塑造了25条市级幸福河湖及5个节水型小型灌区。至当前统计,全市已累计建成602条幸福河湖。其中,武进区永安河荣获优秀案例称号。同时,设立专项工作组,旨在提升污水处理效能,有效提升了行政村污水治理率,增幅达30个百分点,全省领先。

提高污水处理效能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将直接促进村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

2024年,我市将不断深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预计将超额完成600余个重点村的环境整治建设,同时,培育出50个市级和美乡村。此外,还将完善长效管理投入保障机制。目前,我市垃圾分类政策已实施七年,新增达标小区237个,垃圾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农村地区已建成3000余座水冲式公共厕所。

垃圾分类实施小区数量持续增长,促进了资源回收效率的提高。此外,农村公共厕所系统的改进,也为村民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生态环境惠民生

2024年常州生态绿城建设成果揭秘:增核绿地3207亩,市民福祉再升级  第1张

生态惠民是生态环境领域努力达成的目标。通过实施生态源保护等策略,城市环境得以优化,宜居性显著增强。以水环境治理为例,这一举措有效减少了污染,河水变得清澈,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人居环境整治使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受得到显著增强。

市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生态环境的优化使得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多样化的休闲娱乐空间。

地区成果与特色

各区域均实现了显著进步。天宁区的儿童主题口袋公园凭借其独到设计,为孩子们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武进区的永安河在幸福河湖建设中展现出卓越表现。区域间的相互学习与取长补短,对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同区域的特色成果也为城市整体形象塑造增加多样化元素。

未来展望

2024年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仍有进步空间。应持续扩大绿化覆盖,增设更多小型公园。同时,必须加强水环境治理。另外,还需持续优化居住条件,强化垃圾分类成果并扩大应用范围。

常州市民对未来的生态环境有何期待?我们邀请读者加入讨论,分享个人见解,并支持分享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