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能源地位日益凸显,企业如何借助创新能源使用手段实现盈利成为焦点。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的一座新型储能电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新型储能电站夜间忙碌充电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阳春工业园内的储能电站,每晚12点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这一时段电价最低,电站员工利用这一优惠时段为电站充电。当地电价低谷期,对电站补充能量极为有利。这一做法体现了电站对成本控制的精确策略。同时,电站的充电安排也展现了企业对电价波动的敏锐洞察,以及合理安排充电时间以最大化储能电站效益的智慧。
企业自建电站满足自身需求
该电站由当地一家化工企业自主建设,并于今年11月完成并投入使用。企业之所以选择自行建设储能电站,主要原因是其自身对稳定供电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用电高峰时段,企业所承受的电力压力尤为显著。该电站的建成与投入使用,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内部的电力需求。此举展现了企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不仅关注短期成本,还通过自建电站确保生产运营的持续稳定,有效规避了因电力供应不足或不稳定可能引发的各种生产风险。
“超级充电宝”储能高效
电站内排列着整齐的储能柜,这些设备被誉为“超级充电宝”,性能卓越。它们能在两小时内充至8万度电,转换效率超过85%。换言之,每输入100度电,至少可输出85度电。这种高效的储能性能将电站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降至较低水平。在储能技术领域,这属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它确保电站能在峰谷电价差中高效转换能量,进而实现更多收益。
获取可观经济效益
邱世威,天原集团海丰和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指出,目前该公司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目标。首先,这些指标有助于有效减轻用电负荷的波动;其次,它们也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自电站投入运行一个多月以来,扣除成本后已实现超过一百万元的盈利。电站通过每日两次充电和两次放电,充分利用了峰谷电价差异来增加收入。这一百多万元的盈利证明了电站运营模式的成功。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用电需求,还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盈利途径。
对当地企业用电的影响
该电站的稳定运行将促进当地企业电力消费的正面效应。其设立有助于局部电力供应网络的稳定。在用电高峰期,电站可释放储备电能,缓解电力网络的负荷。这对保障当地电网的持续供电至关重要。其他企业观察到电站的成功,可能将考虑采用类似储能措施以削减用电成本并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这或许会引领当地企业向更节能、更高效的用电模式转变。
展望储能电站未来发展
当前电站运行状况良好,展望未来,发展态势积极。技术进步有望提升其储能效能。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企业效仿其自建储能电站模式尚存疑问。此举对企业自身及区域能源合理分配均有益处。该电站虽为成功案例,但亦面临储能设备维护及长期运营成本控制等挑战。读者们对储能电站未来走向有何看法?欢迎留言、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