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防跌倒指南:赵敏护士长揭秘如何避免人生最后一次跌倒  第1张

宁波地区冬季,老年患者因跌倒而受伤的情况频繁发生,如陈阿婆的经历,此类事件并不罕见。因此,研究并推广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显得尤为关键。赵敏及其团队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提供了多种实用的预防方法。

陈阿婆跌倒事件

宁波冬季,一位年逾七旬的陈阿婆在赶公交途中不慎摔倒。由于腿脚不便,她无法自行站立。紧急情况下,她被送往医院,经诊断,为髋关节骨折。此类事件并非个别,宁波各大医院在冬季接诊的跌倒患者数量显著上升。这一趋势值得特别关注,因为老年人一旦跌倒,常常会遭遇严重的健康威胁。这些老人的身体状况普遍较差,一旦跌倒,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社会对此表示了忧虑,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跌倒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解决方案。

跌倒的严重后果

“人生的最后一次跌倒”这一说法并非夸张。高龄老人一旦跌倒,可能会遭遇脑部出血或髋关节骨折等严重后果。手术对老年人而言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此外,许多老人跌倒后需要长期卧床,这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缩短老人的寿命,对家庭而言无疑是一大打击。

赵敏及其团队的努力

赵敏,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长,同时也是主任护师。她对老年跌倒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她深刻认识到跌倒对老年人的危害,因此努力采取措施。她带领团队开展了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旨在增强老年人的防跌倒意识,确保他们的健康安全。

冬季老人易跌倒因素

赵敏提到,冬季老年人跌倒现象多由多方面原因导致。首先,生理因素是关键,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其次,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些老人过于自信,对自身健康状况缺乏正确认识。再者,冬季低温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起床时的不当步骤也是一大隐患,许多老人起床后不遵循正确流程,如立即起身活动,这可能导致头晕甚至跌倒。

预防跌倒建议

赵敏提出了多项建议以应对这些问题。其中,“3个30秒”的起床方法颇具实用性:起床时缓缓坐起并静坐30秒,下床后于床边再坐30秒再站立,站立后先静立30秒再开始行走。在衣着、饮食、居住和运动等方面,她也提供了相关建议。她建议穿着既保暖又轻便的衣物,增加蛋白质和钙的摄入量,保持家庭走道畅通无阻,在寒冷天气减少外出,并坚持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全方位降低跌倒的风险。

跌倒后的应对措施

一旦跌倒发生,赵敏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老人应尽量减少头部、髋部等关键部位的伤害。若难以起身且无人协助,可先侧卧,随后用手支撑身体,利用椅子或扶手缓缓起身,并立即拨打120求助。对于家属而言,首先需评估老人的意识和伤情,若意识清醒且伤势轻微,可留观;若情况相反,则应确保安全后送医或直接拨打120。

您对赵敏团队所进行的这项工作有何见解?若您认同,不妨给予点赞并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预防跌倒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