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了一场以创新与合作为主题的国企应用场景发布会。这是京津冀三地国资系统在应用场景领域首次实现联动,标志着国企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此举对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布会举行地点背景
12月1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见证了这一关键节点。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始终位于创新和发展的最前沿。它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而且汇聚了丰沛的创新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前景。此次发布会选址于此,正是看中了其地域优势,以吸引更多关注与资源,助力国企应用场景的建设。
众多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包括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国有企业代表,以及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对国企发展感兴趣的各界人士。他们共同期待,本次发布会能够带来新的合作机会和创新发展成果。
发布应用场景成果
会议集中展示了185个国有企业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分别涉及智慧城市构建、产业升级转型以及产业尖端科技三大关键领域。京津冀地区的56家国有企业共同参与了这一项目,标志着三地国有资本系统在深度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观察这些发布的应用场景,可以发现其种类繁多且具有多样性。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背景,北京京仪集团展示了智慧园区应用实例,2025中关村论坛也应用了科技办会的智慧方案。天津地铁10号线实现了接触网的智慧在线监测,河北地区则展示了京雄高速自动驾驶的相关应用场景。
发布重要文件
现场发布了《2024年国有企业应用场景白皮书》与《2024年前沿技术解决方案集》两份关键文献。这些文献集中呈现了我国在技术、产品、服务及应用成果方面的领先国际的成就。此举对于概括国企应用场景建设的现状、展示前沿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文件中的数据经过细致搜集与编排,真实展现了国资系统在促进企业创新与发展上的不懈努力及其阶段性成果。
产业转型升级场景
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升级转型领域展现了多样化的示范应用。北京市推出了新型国家会展中心二期智慧场馆平台。天津市展示了汉沽盐场智能化盐田建设案例。而河北省则推出了港口码头结构智能化的健康监测应用场景。
各地在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创新性产业转变的过程中,推出了相关场景。这一举措旨在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并助力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前沿科技场景
在产业前沿科技领域,亮点频现。北京通过京算大模型场景,揭示了其在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领域的探索精神。天津致力于泰达碳资产管理数智化平台的建设,展示了其在新兴领域的战略布局。河北在化工新材料领域,通过科技成果的中试与产业化实践,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创新追求。
各地正积极探索挖掘新兴产业增长点,这些前沿科技场景便是关键尝试之一。同时,这些场景的发展还将助力相关领域新技术的进步。
创新合作模式
北京市近年来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应用场景的建设工作。国有企业通过发布场景项目,采用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挂帅”的方式,以促进双方深度合作。在本届大会上,共收集到129家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提交的296项技术解决方案,均以“挂帅”形式参与。
大会安排了多场对接会,并设立了“国企会客厅”,旨在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有效方法。
针对京津冀三地国资系统在国有企业应用场景中实施的联动与创新发展模式,我们需探讨其是否能够有效促进该区域科技创新的进步。欢迎各位发表意见,给予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