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工装里的青春底色

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6岁的电气技能专家周磊已工作15年。对他而言,青春是产业工人被汗水浸湿的深蓝工装,青春也是如火红铁水般奔涌向前的激情。他从“技术小白”起步,在钢铁领域,凭借辛勤与坚持,一点点擦亮青春底色,开启了不平凡的逐梦之旅。

周磊刚到柳钢集团时,面临着复杂的电气设备,也面临着技术难题,可他并未退缩。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还不断向老师傅请教,并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蓝工装见证了他从青涩转变为成熟,见证了他从懵懂转变为自信,同时也成为他青春奋斗的最佳见证。

深夜排查化解危机

深夜的时候,柳钢集团精轧机组的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忽然出现数据异常情形,钢卷因而面临报废危险。情况紧急,周磊迅速赶到了现场。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系统进行了全面排查。最终查清楚,是控制程序里反馈测量厚度的标幺值被错误刷成了零 。

工友们对他的专业能力赞誉颇高,他们表示:“只要周磊在,电气方面的难题就能顺利解决。”此次事件不仅避免了钢卷报废造成的重大损失,还让周磊在团队中树立了更高的威望,成为大家眼中值得信赖的电气专家。

雕琢设备追求完美

周磊把每一个设备都看成一件艺术品,他一直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完成雕琢,在他看来,设备稳定运行关乎整个生产流程的顺畅,设备稳定运行还关乎企业的效益,正是这份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让他在电气领域持续深入钻研。

他不会放过设备运行时出现的任何小问题,哪怕是极其细微的故障,他都要彻底排查清楚,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设备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工友,带动大家一起提高工作标准,带动大家一起提高工作质量。

引领团队技术创新

周磊深知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意义重大,他始终把这当作工作的追求和目标。当时存在钢卷内圈贴标效率低、误差高的难题,他带领团队启动了全自动高温钢卷内圈贴标装置攻关项目。

他们多次向汽车企业同行取经,从兄弟钢厂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灵感,把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引入钢铁生产线,从基础数据采集到硬件设备连接,每一步都做了精心规划,克服了众多困难,经过8个月的努力,国内首个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装置成功投入使用,贴标效率大幅提升,年创效益超100万元。

科技攻关注入新能

近年来,周磊带领团队围绕生产稳定顺行展开工作,围绕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展开工作,完成了94项科技攻关,完成了94项技术改造,这些项目为企业创造了超5000万元的效益,多个项目荣获柳州市级科技进步奖,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授权。

在这些项目中,他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不断探索新技术,不断探索新方法。他们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存在的需求,根据这些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攻关工作。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为柳钢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能量,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育人才放眼未来

周磊致力于破解行业人才短缺难题,他将培训课堂延伸至院校,担任大学导师,在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宣讲“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推动柳钢集团举办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培育更多工业自动化新锐人才。

他担任柳钢集团工匠学校执行校长,推动了与高校共建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为行业输送了复合型人才,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攻关机器人+钢铁项目,计划投入更多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看着周磊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你认为他的经验对其他企业或行业有哪些借鉴意义?现在就来评论分享你的看法,并为这篇文章点赞分享!

从技术小白到全国劳模!周磊如何在钢铁丛林闯出匠心之路?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