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吴寰宇指出,消灭一只越冬蚊子,有助于次年减少上千只蚊子的繁殖。当天,长宁区华阳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了上海市2024年冬季爱国卫生运动的启动仪式,并进行了首个社区病媒生物防治科普教育点的揭牌。这一活动与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紧密相连,受到了广泛关注。

上海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启动

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上海将举行一场以“家家共参与,消灭越冬蚊”为主题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此活动旨在提升城乡卫生环境,推广市民健康生活方式,并保障市民健康。各区及街镇将派遣专业队伍执行消毒任务。具体措施涵盖对地下空间、餐饮业、集贸市场、空置房屋等关键区域的消毒作业。

政府对民众健康的深切关怀以及改善卫生环境的决心,在此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减少了蚊虫传播疾病的几率,而且显著提高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冬季灭蚊的重要性

吴寰宇强调,冬季蚊子灭治工作至关重要,其关键在于此时蚊虫处于最脆弱和集中的状态。以上海为例,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分别以成虫和卵的形式越冬。淡色库蚊偏好在潮湿、温暖、光线昏暗且避风的环境中度过冬季,如地下车库等;白纹伊蚊则通常在积水容器中产卵以完成越冬过程。

在此阶段若能有效灭蚊,将促进次年蚊虫数量的减少。冬季对蚊虫数量的控制,将限制次年蚊虫的繁殖规模,从而降低蚊虫传播疾病的风险。

淡色库蚊越冬场所

淡色库蚊在冬季多以成虫状态生存。它们倾向于选择潮湿且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例如,地下车库、楼梯通道和扶梯后方等地,均是其喜爱的栖息场所。

在住宅区,淡色库蚊可能进行越冬,它们可能藏身于厨房的天花板或橱柜隐蔽处,亦或是在卫生间水斗的下方。了解这些蚊子的越冬栖息点,将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实施灭蚊策略。

白纹伊蚊越冬方式

白纹伊蚊在冬季通常以卵态生存,其卵多产于静止水体,如废旧轮胎或积水容器中。即便水分蒸发,卵仍能在容器壁或沉积物中维持生命。

气温适宜时,蚊卵遇水即启动孵化过程。对蚊卵越冬习性的深入了解,可助力在恰当位置高效清除蚊卵,从而有效阻止其孵化及繁殖活动。

消杀越冬蚊虫举措

上海市冬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时,特别注重对越冬蚊虫的清除与预防。专业队伍对公共场所及蚊虫越冬区域实施集中灭蚊作业,同时,对地下车库的集水井采取控制蚊虫幼虫的相应措施。

对各类地下空间进行统一消毒处理,旨在消灭冬季潜藏的蚊虫。该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蚊虫数量,从而保障市民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生活。

社区病媒生物防制教育点

华阳路街道设立了病媒生物防制科普教育设施,并已正式开放使用。该设施在上海市尚属首创。它集成了多种功能,不仅包括科普教学,还提供了实践体验。

教育内容让居民掌握了病媒生物防治的知识与技能,进而能在社区和家庭层面更高效地执行病媒生物的防治行动。

最终,我们向公众提出疑问:您是否愿意参与冬季的爱国卫生运动?我们期待您的支持,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以便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冬季灭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