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针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防范、打击与治理进展。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财产安全。
全省侦破案件与抓捕人数
山东省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共破获电诈及相关案件超过1.55万起,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3.08万名,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实际成果。众多案件的破解和嫌疑人的逮捕,彰显了山东政法机构强大的打击力度、深入细致的侦查工作以及跨部门协同合作的成效。此举亦体现了政府坚定打击电信诈骗、维护民众合法权益的坚定意志。
这些信息采集过程艰难曲折。调查人员持续不断地搜集证据、远距离追捕,最终使得犯罪活动暴露无遗。
避免群众损失金额
全省成功防止了电诈造成的群众损失,金额高达28.8亿元,这一数字相当可观。这一成果反映了众多民众避免被骗的真实情况,例如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金得以保全,部分年轻人的辛勤积蓄未遭骗走。这些避免的损失是衡量打击治理电诈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此举展现了山东政法等相关部门的积极行动,他们提前预防,及时阻止诈骗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了群众的经济风险。
发案数与损失数的双下降
全省犯罪案件和损失金额均呈现下降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出山东省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的策略准确,执行有力。鉴于电信诈骗手法更新迅速,治理难度大,实现案件和损失的双降,意味着在预防宣传、源头管控以及打击等多个环节,措施正逐步完善并显现成效。同时,这一成绩也为其他地区在反电信诈骗工作中提供了参考。
压实责任健全机制
省政府已安排实施打击治理三年计划,并发布了具体方案。省公安厅将反诈骗工作列为关键任务,这一举措显示了相关部门对问题的高度关注和远见卓识。方案中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确保任务清晰。比如,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建立了高效的打击网络。这一举措的直接效果是成功摧毁了多个犯罪基地,并抓获了大量犯罪嫌疑人。
构建防控体系阻断诈骗
闭环防控体系在“事前—事中—事后”阶段展现出显著成效。例如,成功拦截诈骗电话2094.7万次,涉诈短信2156.1万条。金融和通信部门持续改进技术反制手段,对整体防控贡献显著。这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压缩诈骗活动空间,降低诈骗成功率。多部门协同的防控机制在各个阶段有效抵御电诈风险。
多部门发挥职能协同治理
检察机关针对社会治理中的缺陷提出检察意见,司法部门将反欺诈法律纳入普法教育范围,这些举措均展现了多个部门联合治理的态势。各相关部门并非各自为战,而是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它们不仅注重打击行动,还通过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增强公众的防骗意识。这种全面的治理模式,使得电信诈骗的防治工作更为全面和深入。
我们有必要探讨,在接下来的打击整治行动中,如何促使公众更加热情地投身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期待读者踊跃发表意见,并鼓励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