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欺诈手法不断更新,公众的财产安全面临巨大风险,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济宁市任城区的社区活动提供了解决方案。
讲座背景
金融欺诈事件频发,为维护居民财产,任城区阜桥街道浣笔泉社区主动举办了“防范金融诈骗,守护财产安全”的专题讲座。当前,金融诈骗形式多样,手段复杂,给民众防范带来挑战。据2023年数据,山东地区金融诈骗报案量较上年显著增加。因此,基层机构如社区亟需采取行动,举办此类防范知识讲座显得尤为迫切。
李姓工作人员,在社区服务多年,透露此前已有居民报告收到过疑似电话或网络信息。这一现象促使社区迅速组织了此次讲座活动。
诈骗手段展示
讲座伊始,宣讲员以播放视频等直观手段,并结合对众多真实案例的细致讲解,向居民揭示了多种常见的金融诈骗伎俩。
网络刷单诈骗是常见诈骗方式之一,位列前列。众多居民对因轻信刷单赚钱而遭受财产损失的事件有所耳闻。同时,虚假的投资理财骗局亦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假扮正规且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诱骗公众投资。此外,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活动也导致许多受害者上当。这些诈骗手段涉及网络、投资、司法等多个领域,防范难度极大。据不完全统计,在本地历年的诈骗案例中,这三种诈骗方式所占比例接近七成。
识别诈骗技巧
随后宣讲员开始详细解读如何识别诈骗分子的话术与虚假信息。
需特别注意电话和网络信息的出处。若接到陌生人以官方机构身份来电索要个人信息,多属可疑行为。此外,对未知的高收益投资机会应持谨慎态度,合法合规的投资通常不会承诺极高的收益且无风险。据以往居民反馈,约40%的受骗者是因为轻信陌生人关于投资的美好承诺。同时,切勿随意泄露个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这些信息在多数诈骗案中均为诈骗者所觊觎的关键数据。
互动环节情况
互动环节气氛活跃。居民们踊跃提问,并分享了自己或周围人可能遭遇的诈骗案例。
部分居民反映,家人收到中奖短信,却被告知需先支付手续费方得领奖。工作人员细致聆听并耐心解释,指出正规的中奖流程不会要求预先支付手续费。另有一居民称,接到一自称金融公司的电话,承诺低投入高回报的理财服务。工作人员针对公司背景、产品合理性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答复。此过程加深了居民对防骗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显现出公众对防范诈骗知识的强烈需求。
讲座尾声呼吁
讲座即将落幕之际,社区工作人员鼓励居民将所学知识分享至亲友,以期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诈骗的良好氛围。
张主任表示,单个人的防骗知识影响力有限,只有当整个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人都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共同构建起坚固的防骗防线。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也表示,他决心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年轻的后代,以避免他们被诈骗所迷惑。这种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呼吁,有助于防诈骗知识的广泛传播。
居民收获满满
居民们都表示这次讲座让他们收获颇多。
他们增强了防范意识,对以往模糊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此外,他们掌握了诸多实用技能,例如如何应对可疑电话等。王先生,一位社区小商店的经营者,表示自己曾差点被投资电话欺骗,但通过讲座,他坚信今后不会再受骗。此类讲座显著降低了居民遭受金融诈骗的可能性,提升了居民维护财产安全信心的水平。您是否期待您所在社区举办此类防诈骗讲座?愿大家喜爱本文,并积极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