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大国工匠”这一词汇,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经验丰富且年纪较大的形象。然而,郭东妮这位红发年轻女性,却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她不仅获得了“准大国工匠”的荣誉,其身上所体现的矛盾和亮点同样显著。

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今年六月,全国总工会对外发布了“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2024年拟入选培育对象”的名单。名单涵盖全国,共有215位候选人脱颖而出。在长沙市,有两位幸运者入选,郭东妮便是其中之一。她凭借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才能和显著成就,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引起广泛关注。

郭东妮的入选并非偶然。她的科研环境竞争极为激烈。要想获得“大国工匠”的称号,个人在专业领域必须取得卓越成就。郭东妮已在“准大国工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并展现出其显著的专业能力。

90 后红发姑娘郭东妮,如何从吉林长春来到湖南长沙,成为准大国工匠?  第1张

科研工作的开展

郭东妮,担任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高端装备事业部副总工程师一职。她深耕技术领域,所负责的工作充满挑战。尤其在为机器人安装视觉系统和智能大脑这一关键步骤中,郭东妮的作用不可或缺。

针对具体的工作职责,她始终全情投入。以2018年为例,受导师推荐,她赴长泰实习,并着手参与“水泥袋装车”机器视觉项目的研发工作。这次实习显著增强了她的技能,同时也标志着她正式加入公司,开启了参与众多项目的职业生涯。

90 后红发姑娘郭东妮,如何从吉林长春来到湖南长沙,成为准大国工匠?  第2张

团队人员的构成

郭东妮率领的工程师团队,其成员平均年龄未满三十岁,且团队以女性成员为主。在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科研与工程领域中,如此年轻的女性团队显得格外稀少。

在专业领域,女性成员的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投身于工厂的女性更是极为罕见。但郭东妮却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凭借多方面因素的助力,成功克服了一系列困难。比如,在收集布匹瑕疵样本时,他们不得不在接近40℃的高温车间中忍受工作环境的艰苦。

90 后红发姑娘郭东妮,如何从吉林长春来到湖南长沙,成为准大国工匠?  第3张

取得的工作成果

郭东妮领导的团队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了显著的工作进展。以他们搜集布料瑕疵并构建样本集为例,这一成果已迅速在山东、安徽、湖北等省的超过50家重要胎基布生产企业中得到应用。

成果质量优异,误检率稳定在0.1%以下,产值成功跨越5000万元大关。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郭东妮团队工作的高效性以及项目的显著成效。

90 后红发姑娘郭东妮,如何从吉林长春来到湖南长沙,成为准大国工匠?  第4张

与长沙的缘分

郭东妮与长沙之间有着悠久的联系。她在西安完成了本科学习,并于2017年顺利通过了湖南大学的考研选拔。自此,她开始对湖南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进行深入研究。2018年,她选择在长沙定居,成为了一名具有湖南特色的“湘A青年”。

长沙,这座城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正如郭东妮所评价,它是一个难以明确其独特性的都市。在这座城市中,14至35岁青年人口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这种年轻化的城市特征为像郭东妮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滋养了他们的成长,也成为了他们追寻梦想的肥沃土壤。

90 后红发姑娘郭东妮,如何从吉林长春来到湖南长沙,成为准大国工匠?  第5张

对未来的展望

郭东妮在个人成长道路上持续取得显著进展。以10月30日这一具体日期为例,她圆满完成了在清华大学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的学习任务,之后,她正致力于个人事业的进一步拓展。

长沙,这座既是工程机械产业的发源地,也是青年成长的沃土,正不断挖掘年轻人的潜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充满期待,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赴湖南探索前沿技术。这一举措将为像郭东妮这样的人才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他们搭建更宽广的舞台,以便展现个人才华。

经过对郭东妮这位即将成为“大国工匠”的人物生平的深入了解,读者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思考:在他们的城市里,是否也有像郭东妮这样尚未被充分发掘和重视的年轻工匠?此外,我们也热切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像郭东妮这样的杰出青年。

90 后红发姑娘郭东妮,如何从吉林长春来到湖南长沙,成为准大国工匠?  第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