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工程的建设进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11月13日,该工程取得了显著进展,盾构区间全线贯通的消息传开后,引发了公众的极大振奋。
盾构区间全线贯通
11月13日上午,上海申通地铁传来喜讯。当天,18号线二期工程中的呼兰路站至爱辉路站区间上行线盾构机成功破土而出。这一成就标志着该段区间盾构施工顺利完成,并进一步实现了18号线二期盾构区间的全线贯通。该区间上行线全长约1192米。此次贯通为轨道铺设、设备安装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18号线二期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贯通区域位于上海宝山区,这一成就预示着宝山区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上海申通地铁在这一工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推动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得益于各个施工团队的紧密协作,每个环节都衔接得恰到好处,从而确保了工程能够顺利推进至当前阶段。
预埋承插式管片工艺
中铁工程局在承建工程中引入了一项前沿技术。在呼兰路站至爱辉路站区间,该局采用了预埋承插式管片工艺,这一技术在上海地铁当前的建设项目中尚属首次应用。该工艺与传统的螺栓拼接管片技术有所区别,它借鉴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通过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实现了管片的紧密拼接,从而免去了人工拧螺栓的繁琐步骤。
施工过程中,该工艺显现出显著优势。它能显著增强隧道的抗变形性能,并大幅提高施工的精准度。作业标准化程度更高,统一生产标准和作业流程的效果尤为突出。此外,该工艺有效降低了渗漏水现象,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减轻了隧道后期运维的负担。
连接件及管片全国产化
上海申通地铁展示了其自主研究实力,成功实现了预埋承插式管片连接件及管片的全国产化。这一国产化成果标志着上海地铁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在当前形势下,这一全国产化成就有望在未来推动整个轨道交通建设行业的进步,其优势显而易见。
全国产化有助于成本管控,并降低对海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程度。上海地铁在行业内技术探索的成果,正是这一国产化进程的成功体现,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轨道交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18号线二期线路概况
上海宝山区内的18号线二期工程,起点位于长江南路站,终点抵达大康路站。该线路全长约8.1公里,全程地下敷设,共设有6个站点。此项目的完工将为宝山区的交通网络增添关键一环。
该线路的走向与宝山区内众多区域紧密相连,其完工将显著影响相关区域居民的出行方式。此外,它对于整合区域交通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并将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对北区运力的提升
一旦18号线二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将显著增强上海主城区北部东西向的运输能力。此举将有利于改善上海城市交通网络的整体布局,同时有效减轻北区交通拥堵的压力。
吴淞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该地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18号线二期的开通,显著增强了运输能力,有效促进了人流的快速流动和物资的高效流通。这一变化将进一步加速吴淞地区的转型步伐,为宝山区“北转型”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后续建设与期待
盾构区间已实现全线贯通,然而,接下来的工作依然繁重。这包括但不限于轨道的铺设以及设备的安装,这些任务均需以高标准执行。此外,不同施工团队之间的协同配合亦至关重要。
宝山区这条线路的通车备受期待。其完工将对区域发展及上海北部交通状况带来显著影响。您是否同样期待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的早日开通?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