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费市场计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商家在称重时故意去皮的欺诈行为,成为消费者的一大痛点。11月12日,大连市场监管局披露了两起涉及“称重不去皮”的典型违法案件,这一消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大连又有两起称重不去皮典型违法案例被曝光!你还敢在市场买海鲜吗?  第1张

甘井子区海鲜商行违规情况

甘井子区大商果蔬批发市场内的官珍天天旺海鲜商行近期发生严重违规事件。2023年12月5日,消费者在该摊位购买四种海鲜,总价650元,其中包括海螺。海螺按6市斤计价,每市斤45元。然而,该商行存在称重不去皮的问题。此行为违反了多项规范。根据相关法规,市市场监管局已对其进行警告,并处以罚款1364.4元、吊销营业执照、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行政处罚。此次处罚彰显了监管部门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商家应明确,合法经营才是发展的根本,任何企图欺诈消费者的计量手段都无法逃脱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

大连百和餐饮公司违规情况

大连百和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同样涉嫌“称重不去皮”的欺诈行为。2024年9月5日,消费者在该餐厅用餐时,在选购海产品时遭遇了严重的重量缩水问题。例如,活飞蟹的实际重量为2.67市斤,而标示重量为3.37市斤;虾爬子的实际重量为1.08市斤,而标示重量为1.78市斤。消费者为此支付了1200.28元。这显然是故意不去皮称重,以骗取消费者款项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局根据相关法规,计划对涉事当事人进行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734.35元,处以7000元罚款,并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餐饮企业此举本质上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严重损害,缺乏基本的诚信原则。

计量器具合格但行为违规

尽管商家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均为合格产品,但“称重不去皮”的行为依旧属于违法行为。商家不能误以为计量器具合格便可在称重过程中作弊。此类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致消费者支付了超出商品实际重量的费用。

市场秩序遭到破坏

商家的违法行为对市场经营秩序造成了严重扰乱。市场交易理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而商家的诚信是确保市场稳定的根本。然而,这些不良商家的行为导致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度降低,对诚信市场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并破坏了公平的消费环境。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部分消费者的利益,还可能对整个市场的声誉及发展造成长远影响。

监管部门的态度与举措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对这类问题立场坚定。他们深知群众利益不容忽视,始终秉持“一丝不苟”的原则。强化执法职责,提高监管效能,是其持续追求的目标。该局依法严厉惩处计量器具领域的违法行为,并强化信用约束与惩戒机制,力图打造一个诚信的消费环境。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市场监管局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坚定决心。

呼吁社会监督

为确保市场监督的实效,社会各界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诚挚邀请公众参与监督。一旦发现计量器具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投诉和举报。唯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监督合力,方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商家的出现,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及他人的合法权益。

广大读者,您在购物时是否遭遇过类似的计费欺诈现象?若有此类遭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亲身经历。同时,我们也期待您对本文进行点赞与转发,以便让更多人意识到此类风险,增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