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升级!双流区打造个性化、多方位为企服务新场景,你还在等什么?  第1张

当前,在经济竞争态势下,各地争夺的焦点之一涉及营商环境的好坏。双流区在此领域所付出的努力成效显著,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水电气网报装改革提前介入企业需求

营商环境升级!双流区打造个性化、多方位为企服务新场景,你还在等什么?  第2张

双流区全面推行水电气网报装“一件事”改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施工许可办理阶段,政府便积极介入。例如,企业A在项目筹备阶段,政府便主动与其沟通,了解报装需求,并提供详尽的业务指导。此举旨在显著降低企业建设过程中的障碍,节约时间和精力,使企业能更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这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服务意识,还有助于提升企业办事效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营商环境升级!双流区打造个性化、多方位为企服务新场景,你还在等什么?  第3张

众多国内地区普遍存在政府部门在企业办事时被动等待的现象,而双流区的做法则展现出显著的示范价值。

搭建金融服务中心助力企业融资

双流区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动力。以一家拟上市企业为例,该中心对区域内众多拟上市及中小微企业进行了持续的实地考察。近期,走访企业数量已超过100家。中心不仅及时传达了惠企政策与优惠条件,还精确地协助企业寻找适合的银行进行融资。截至目前,中心已与企业建立了500余家的合作关系,并提出了67份融资可行性报告。区域内企业累计融资笔数达到8653笔,放款总额高达63.29亿元。此举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推动各类企业成长壮大。

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尤其是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双流区的这一模式,是否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价值?

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多样

该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新增七大功能模块,其中,特色鲜明的人才政策计算器尤为引人注目。该计算器汇聚了79项不同层级的政策内容。自本年度起,双流区利用此平台展开了人才工作的新篇章。在人才吸纳领域,共发布8963个岗位需求,成功引进1789名急需的产业人才;在人才服务领域,办理了1546个职称评定,接收了7286份档案;此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超过12000次的服务。这一平台为各类人才在双流区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彰显了双流区对人才工作的深切关注。

哪些地区能够像双流区一样,实现平台资源的全面整合,并有效吸引人才,至今仍有待观察?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双流区正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该区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技术、产业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以今年为例,已挖掘出140项企业技术需求,整理了6567项科研成果,并建立了4427位专家库。此外,成功促成了26项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高达92.85亿元,并引进了5个转化工作站/分中心。这些举措显示出双流区在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的高效推进,全面推动措施为创新创业创造了更多机遇。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单打独斗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此背景下,双流区推行的全面模式,其复制性是否可行?

生物城政务服务优化

双流区在园区政务服务领域成绩斐然。园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生物城工作站,为医药企业在产品注册过程中提供政策指导,并针对重点项目实施“研审同步”等服务。此外,开辟了绿色通道,显著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新设立的产业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和申报服务,并建立了“免申即享”的政策体系。这些举措有助于生物类企业在有利政策环境下实现快速发展。

双流区生物城的政务服务举措对国内外其他生物医药园区有何借鉴意义?

营商环境收获多项佳绩

双流区不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成效显著。已连续四年荣获成都市营商环境评价“优秀”称号。同时,连续四年荣膺“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并被授予“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荣誉。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同样表现卓越,被评为2023年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并成为四川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产业园区。这些成就充分证明,双流区的政务服务改革取得了成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各地政府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有效借鉴双流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做法?我们期待读者在评论区积极发表观点,同时,也诚挚邀请大家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