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大地披上了丰收的盛装,景象令人动容。在宁城县,那片辽阔的田野上,金黄的玉米和忙碌的收割场景,成为了这个季节最迷人的风景线,同时也见证了农户们辛勤耕耘的硕果。这一幕不仅展示了传统人力劳作向现代机械化转变的显著进步,也映射出农业发展的巨大变迁。

传统秋收人力的局限

以往,农户在秋季收割时承受着繁重的人力压力。以卢文金等种粮大户的田地为例,他们过去的收割工作主要依赖人力。即便是一个健壮的劳动力,一天最多也只能耕作3亩地,最少则仅能耕作1亩。此外,雇佣一名劳动力的费用高昂,大致介于200至300元之间。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还增加了收成的诸多不确定性。这种传统的收割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让众多农户既辛苦又无奈。

金秋十月,玉米金灿灿!宁城县机械化秋收省时省力,农户乐开花  第1张

许多老农在追忆过去依赖人力进行收割的艰难岁月时,普遍感到痛苦不堪。那时,全家人齐心协力,尽管辛勤劳作,但终日下来却疲惫不堪,收获却微乎其微。面对广阔的田地,人力收割显得力不从心。

机械化作业的高效

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已导致显著变革。在卢文金家的玉米田里,两台先进的玉米收割机正发出轰鸣声,来回快速作业,全力进行抢收。其中一台机器仅需一小时即可完成8亩地的收割工作。与人工相比,这种速度实现了质的提升。农户们得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大面积收割,无需担忧错过黄金收割期。

机械化作业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农户每亩地可节省10至20元,这一实惠显而易见。农户们逐渐认识到机械化作业带来的显著变革。

为农服务有限公司的托管服务

农服公司在此领域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向农户提供包括耕作、种植、防护、管理、收获在内的全方位农业托管服务。卢文金等大型种植户正是此类服务的受益者。这种一站式服务使得种植粮食不再成为农户的烦恼。农户只需将土地委托给他们管理,便可轻松无忧地等待收获。

他们运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作业手段,依托专业的团队与先进的设备,显著减轻了农户的劳动负担。众多农户表示,自从开始使用托管服务,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而且收入也获得了更加稳定的保障。

宁城县供销联社的谋划

自秋季来临,宁城县供销联社充分利用其固有优势,细致制定了秋收服务计划。该联社在组织架构与服务职能上展现出独有的长处,因此有效引领了秋收工作的整体布局。

各乡级为农服务有限公司与当地积极协作,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联动机制。这一机制确保了各项计划得以高效实施。他们共组建了15支专业农机服务队,并调配了超过1500台农机。这些设备包括收割机、拖拉机、打捆机等,为秋收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

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建设

宁城县供销联社近年来不断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组织建设。他们通过设立乡级为农服务有限公司等途径,对各类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在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过程中,他们始终以“耕、种、防、管、收”为核心,全方位为农户着想。

金秋十月,玉米金灿灿!宁城县机械化秋收省时省力,农户乐开花  第2张

这种“保姆式”全托管与“菜单式”半托管的服务模式显著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进程,同时显著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户从中切实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

秋收任务的进展与展望

全县托管土地面积已增至16万亩,其中13万余亩已实现机械化收割。这一成就得益于各方的共同努力。收割工作预计将持续至10月底。宁城县供销联社副主任陶世英强调,他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并充分发挥供销社在“三农”领域中的关键作用。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依旧将依赖人力与机械的协同作业,紧抓农时,不断加快收割作业的步伐,确保每一粒秋粮都能安全入库。亲爱的读者,您是否见证了因机械化而改变的丰收景象?若有,不妨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并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