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熟市海虞镇丽都社区携手海虞初级中学举办了一场青少年研学活动。该活动亮点纷呈,尤其是与全球粮食日主题紧密相连,受到了广泛关注。
活动背景
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粮食日亦大力提倡对粮食问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常熟市举办了一场研学活动。对于城市儿童而言,他们往往仅能在餐桌上见到粮食,尤其是水稻,缺乏亲身接触的机会,因此开展此类实践活动显得尤为必要。类似地,居住在高楼大厦中的孩子们,对农田、粮食来源及田间情况普遍感到陌生。这一现象也进一步突显了此次研学活动的意义。
割稻体验
秋季丰收之际,学生们抵达常熟市农科所的“小农人”科普实践站。在老师的引领下,他们步入水稻育种繁种区,开始割稻作业。经过简短的安全教育,孩子们充满期待地踏入稻田。在老师和“丽都爷爷”的指导下,他们迅速掌握了割稻的关键技巧,如弯腰、握紧稻穗、挥动镰刀等,动作熟练。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课堂,通过亲身劳作,深刻体会到收获的喜悦。此刻,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他们亲身体验,成为一段难忘的成长记忆。此外,割稻活动也意味着孩子们与我国农耕文化的一次亲密接触。
知识讲座
丁老师于农科院举办了一场引人入胜的讲座。讲座以“保障粮食安全,中国举措”为核心议题。讲座内容贯穿古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粮食安全对于国际社会、个人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对粮食从种植到上桌的复杂过程及其深远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这一过程中涉及众多人力及科技等多方面的投入。这一认识有助于他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粮食安全的内涵,并增强对粮食的珍视之情。
鸭血糯体验
常熟特产鸭血糯享有盛誉,其外观独特,功效显著,曾作为皇宫御用米。自1949年以来,经过改良,其口感更迎合大众。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有幸品鉴了正宗的常熟鸭血糯。这碗鸭血糯色泽诱人,香甜可口。通过品尝,孩子们领略了地方特产的独特魅力,同时从另一角度感悟了粮食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粮食品种背后的故事。
目标意义
丽都社区工作人员指出,本次活动的核心是“课堂”与“实践”的结合。这一形式对青少年具有重大影响,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我国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努力。粮食的珍贵性不言而喻,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学习到对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尊重。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如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而且有望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新的饮食风尚,进而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后续期望
青少年研学活动的普及程度未来是否会提升?我们期待此次常熟海虞镇的研学活动能成为其他地区的示范和灵感来源。若更多社区与学校能携手举办类似活动,将惠及更多青少年,让他们不仅收获知识,亦能体验到深刻的情感。此类活动在传承农耕文化、认识粮食安全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期盼有更多力量加入。亲爱的读者,您所在地区是否也有类似研学活动?欢迎点赞、分享及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