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九溪社区因共享洗衣房等多元化养老服务设施而荣膺2023年度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这一荣誉背后,蕴含着众多令人感动的温馨故事。
共享洗衣房服务内容
九溪社区的共享洗衣房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该设施内设有3台洗衣机和3台烘干机。门口的标识明确指出,洗衣房的原定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8点半至11点,实行一人一洗、一物一洗的规则,并增设了上门取送衣物的服务。这种服务模式让老年人轻松解决了洗衣难题。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洗衣房的开放时间将适时调整。随着天气转冷,洗衣需求增加,开放时间相应延长,最近甚至提前至凌晨五六点开门,延迟至下午两三点结束,最晚可延长至下午四点,确保老年人的衣物当日洗净。
九溪社区高度重视老年人的洗衣需求,并推出了多样化的贴心服务。老年居民只需将脏衣物打包,并加入一瓶洗衣液,放置于洗衣房门口即可。洗衣房内设施齐全,洗衣机与烘干机均配有编号,便于区分。志愿者将负责所有洗衣操作,以避免老年人因不熟悉机器而造成不便。
志愿者的贴心行动
志愿者在此提供的服务细致周到。共有8名志愿者轮流值班,每日两人负责。其中,时琲琳志愿者今年已70岁,长期居住于此,与老人们关系密切。他们通过观察洗衣液,大致判断老人的衣物状况。遇到特殊情况,如衣物上的尿渍,志愿者会先行清洗,再投入洗衣机。若老人裤子口袋遗忘钱物,志愿者也会在洗完衣服后帮忙整理。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充分展现了志愿者对老人的深切关怀。
本社区内,志愿者与长者间洋溢着温馨的情感。部分长者因行动不便或洗衣机操作困难,志愿者便会亲自登门协助收集衣物,洗涤完毕后,再亲自送还。这些行为远超洗衣本身,它们是社区温馨氛围的生动体现。
老年人洗衣困难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洗衣常常面临诸多挑战。以时琲琳的父亲为例,在他生前,家中老式的洗衣机在冬季洗衣后,老人往往因体力不支而无法自行取出衣物,只得依赖时琲琳的帮助,而此时衣物往往已散发出不愉快的气味。另外,还有一位年长的女士,在丈夫去世后,因窗帘过重无法取下,提及此事时不禁泪流满面。这些案例均表明,洗衣对于众多老年人而言,实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减弱,导致他们在面对诸多日常事务时感到力不从心。以洗衣为例,这项看似简单的家务涉及到搬运重物和操作机器等环节,对老年人而言,无疑增加了不少难度。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他们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
共享洗衣房的由来
去年,九溪社区推出了共享洗衣房服务。2023年,社区与街道共同策划,利用旧城改造的时机,将闲置房屋改造成了这一设施。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共享洗衣房赢得了众多老年人的喜爱。吴奶奶等80岁以上的老人,成为了该洗衣房的忠实使用者。他们常将大件衣物或难以清洗的物品送来清洗,特别是烘干功能,吴奶奶尤为偏爱,认为衣物烘干后更加干净、清爽。
社区精心规划与整体布局使得共享洗衣房得以顺利建立并高效运行。昔日空置的房屋得到了有效利用,该模式所设定的规则亦贴合老年人的需求与生活习惯,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共享洗衣房的成功。
九溪社区并未止步于现状,正在精心策划共享洗衣房的升级改造。他们计划引入衣物熨烫、缝补以及微心愿等增值服务,丰富服务种类。同时,社区还计划在空间内增设按摩椅、象棋桌、电视机等设施,以及适老化设施和手工达人工作室,以提供更多休闲娱乐选择。这些举措旨在让老年人在洗衣的同时,享受到更加多样化的休闲时光。
社区在规划共享洗衣房时,主要考虑了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该规划旨在在解决洗衣难题的同时,增设休闲娱乐和手工创作等区域,以充实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推广共享洗衣房模式
九溪社区的共享洗衣房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工作人员沈勤指出,尽管看似微不足道,但深受民众喜爱,这令他们感到十分欣慰。他们期望这一模式能在九溪社区得以推广,并进一步复制至其他地区。若该模式得以广泛推广,无疑将使更多老年群体从中受益。
九溪社区的共享洗衣房模式具有诸多可取之处。它不仅巧妙地利用了闲置资源,实现了因地制宜,而且在志愿者的高效组织下运作顺畅。此外,其未来规划也全面而周密。在推广此模式至其他社区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期待大家点赞并分享此篇文章,积极参与评论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