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的一件重大事件引起了农业界的广泛关注。在该镇,一块再生稻示范田经过测产,其结果令人震惊。这不仅标志着江西省再生稻产量的新突破,而且有望对全国再生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示范片测产数据

11月3日,江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牵头,组织省内外专家对丰城市秀市镇示范片再生稻再生季进行实割测产。结果显示,该示范片再生季的平均亩产达到了599.27公斤,创下江西省再生稻再生季产量的新高。同时,头季稻的平均亩产为824.5公斤。据此计算,该示范片全年的平均亩产高达1423.77公斤。与2023年全年的平均产量1279.6公斤相比,增加了144.17公斤。这些数据明确显示出该示范片再生稻产量显著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数字,它们揭示了再生稻培育技术的进步及其发展潜力。

江西再生稻再生季产量创新高,背后原因竟然是……  第1张

再生稻种植模式

再生稻采用独特的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头季稻收割后,在稻桩上利用腋芽再次发芽并形成穗,随后再次进行收割。这种方式是一种高效利用土地及稻株生长潜能的种植方法。它能够有效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率,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实现更高的粮食产量。这种模式可视为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通过最优化资源利用手段,显著提升粮食产量。

面临的问题

再生稻虽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然而在种植实践中亦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当前机械化生产环境下,再生稻的首季收割过程中,因碾压作用,腋芽常受严重损害。此现象直接影响了再生季的产量,使其难以提升且波动较大。此外,首季稻与再生季稻在产量和品质上的显著差异,亦成为种植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些问题如同层层障碍,阻碍了再生稻向规模化、高效化方向的发展。

新技术带来希望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的邵彩虹研究员及其团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从江西省再生稻的生产需求出发,在丰城市秀市镇建立了450亩的再生稻示范片。在该示范片中,他们种植了玮两优8612水稻品种,并采用了“强、早、足、干、低、控、优”的再生稻栽培新技术。这项新技术犹如带来希望的使者,不仅提高了再生稻的产量,还提升了其质量。

专家对再生稻的评价

彭少兵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专家,参与了此次现场测产活动。他强调,南方地区非常适合实施多熟制粮食生产模式。再生稻在这一模式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避免部分农业气象灾害,并减少种植成本。这些优势显著提高了种植者对再生稻的种植意愿。尤为重要的是,推广再生稻种植为农民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保障了国家粮食供应的充足与稳定,从而更加稳固了“中国饭碗”。

再生稻的发展前景

江西丰城市秀市镇再生稻示范片测产成果显著,标志着再生稻技术取得重要进展。这一成果预示着再生稻具备显著的高产潜力。若此类种植技术在更广区域推广,将极大提升粮食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此外,若再生稻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潜力得到充分利用,将对农业生产格局产生何种影响?广大读者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热烈讨论再生稻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