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家 A 股上市城商行三季报出炉,营收增速总体上升,西安银行增速领跑  第1张

在金融领域,银行业的运营状况持续受到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的城商行在收入、利润、资产规模及质量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既有明显的增长势头,也有部分领域遭遇负增长现象。这些变化引发了投资者和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营业收入情况

2024年第三季度,17家A股上市的城商行在营收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3家银行实现了营收增长,而4家银行则出现了营收下滑。以西安银行为例,其营业收入达到55.29亿元,同比增长9.69%。然而,兰州银行、厦门银行、贵阳银行和郑州银行的营收却呈现负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02%、-3.07%、-4.42%和-13.71%。这些银行的营收下降对整体业绩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

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及重庆银行等三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其营收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由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与此同时,兰州银行等机构的营收增速却呈现了由正转负的态势。而厦门银行、贵阳银行、郑州银行则继续保持了上年营收增速为负的状态。

归母净利润形势

2024年前三季度,在17家A股上市的城商行中,有14家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余3家则出现下滑。整体来看,A股上市城商行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为6.6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82个百分点。其中,杭州银行表现优异,归母净利润达到138.7亿元,同比增长18.63%。然而,厦门银行、贵阳银行和郑州银行却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厦门银行的增长率从去年的14.63%骤降至目前的-6.27%,贵阳银行和郑州银行也持续维持负增长状态。

据数据揭示,城市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与各大银行在业务战略的安排、市场竞争力的强弱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不良贷款率情况

17 家 A 股上市城商行三季报出炉,营收增速总体上升,西安银行增速领跑  第2张

资产质量被视为评估银行健康状态的关键标准。截至2024年9月底,共有七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这一比率与去年年底持平。这一现象的连续出现表明,这些银行在风险管理及资产质量监管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

低不良贷款率对于增强银行的信誉与稳固性至关重要,它亦是投资者评估银行投资潜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这一比率亦与银行实行的贷款策略及后续的风险管理举措密切相关。

资产规模变化

截至2024年9月底,A股上市的城商行资产总额同比上升了9.39%,较去年年底的9.51%增长率有所回落,降幅为0.12个百分点。其中,八家银行的资产总额已突破万亿大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了40273.27亿元,成为A股上市城商行中首个资产总额突破四万亿的银行。这一成就显现出部分城商行在规模扩张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增速。

银行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反映出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然而,这一趋势亦要求银行具备相应水平的资源分配与管理能力,以便保障资产的高效运作。

17 家 A 股上市城商行三季报出炉,营收增速总体上升,西安银行增速领跑  第3张

银行间不同表现的原因

商业银行在各大城市的收入水平、盈利能力、资产状况及经营规模上展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些差异主要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其经济发展较为先进,这为当地城市商业银行吸引了更多的优质客户和商业机会。相比之下,中西部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这对其银行业务的扩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同样至关重要。若金融机构主动拓展新业务、优化信贷配置、强化成本控制,其业绩通常会更为突出。以杭州银行为例,其净利润的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科学的业务规划和高效的管理能力。

对于投资者的启示

投资者需关注这些数据所反映的关键信息点。对于持续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增长的银行,它们可能具备更大的长期投资价值。以杭州银行为例,其净利润的持续增长或许预示着稳定的投资收益。但与此同时,风险因素亦不容忽视,比如部分银行盈利下滑和资产扩张速度放缓等问题。

17 家 A 股上市城商行三季报出炉,营收增速总体上升,西安银行增速领跑  第4张

在关注数据的同时,投资者还需深入掌握银行的经营策略及当地经济环境等多元因素。在众多A股上市的城商行中,投资者如何挑选出与个人风险承受力和投资目标高度契合的银行?我们热切期待在评论区阅读到各位的观点。若本文给您带来启发,敬请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