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曹操出行在港交所公布的新招股书引起了广泛关注。此举使得外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家网约车巨头的运营实况、财务状况以及未来战略规划。那么,曹操出行在盈利能力、业务规模和技术布局方面究竟有哪些显著优势?
曹操出行基本概况
2015年,曹操出行在吉利控股集团的孵化下诞生。自那时起,该公司在出行行业中持续活跃,主要通过提供网约车服务来获得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曹操出行已经成为该领域内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经过多年的运营,已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
该平台在网约车领域占据显著位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自2021年至2023年,其交易总额连续三年位居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这一排名凸显了其在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上的领先地位。
运营规模扩大
曹操的出行业务持续扩大其运营版图。在过去六个月内,该业务的规模显著增长。至2024年6月30日,曹操的运营网络已遍布83座城市,覆盖范围相较于先前有所扩大。
迅速的扩张步伐标志着其在多个地区网约车市场的逐步深入。随着覆盖城市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得以享受曹操出行的服务,这一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其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长。
曹操出行在营收方面表现出上升趋势。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其营收依次为71.53亿元、76.31亿元以及106.68亿元。进入2023年上半年,其营收已达到61.6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7%。
曹操出行宣布,其毛利率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定制车辆领域的独到优势。这一优势得益于其背后依托的吉利集团强大的主机厂资源,使其能够部署定制化车辆,进而扩大利润空间。
定制车辆成果
自2022年起,曹操出行已开始推广定制车辆,目前运营着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车型。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平台在29个城市已建立起一支超过3.3万辆车的定制车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这一车队规模在同类车队中位居首位。
2023年数据显示,曹操出行所承接的定制车辆订单,在其总业务量(GTV)中占据了20.1%的比重。这一比例的体现,显示出定制车辆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据了相当份额,并且其影响力正持续增强。
融资概况
曹操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融资。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共完成了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约28亿元人民币。在B轮融资前,公司估值约为170亿元人民币。在IPO前夕,股权分布中,UgoInvestmentLimited持有83.9%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而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东吴创新则持有0.5%的股份。
曹操出行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实现了增长,其融资数据亦揭示了不同阶段的价值评估以及各投资者对其发展的期望。
自动驾驶布局
目前,曹操出行正顺应行业动向,积极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进行战略部署。据10月14日CEO龚昕公布的信息,公司计划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推出一款完全定制的Robotaxi车型,并着手打造一个覆盖全场景的自动化运营系统。该系统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应用,并于2026年全面对外开放。
曹操的出行规划展现了对未来出行技术变革的明确预见,他主动投身于自动驾驶的浪潮之中,旨在减少未来出行领域竞争格局变动所带来的商业风险。
曹操出行的发展涉及众多数据与规划细节。在经历大规模扩张和新技术部署之际,如何保障服务质量不滑坡?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诚邀各位留言、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