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居民家中被发现安装了陌生的“黑盒子”,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担忧,公众需提高警惕。此类事件引发了众多疑问,亟需引起大众的注意。
陌生来电上门安装
众多居民曾遭遇过未知的来电骚扰。以陈大爷为例,他近日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将前来安装所谓的“反诈设备”。紧接着,一名自称为通信公司员工的年轻人出现在了陈大爷的面前。此类以正规名义进行的访问,往往能够轻易赢得信任。他们还会编造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比如杭州有一位老人被骗走超过700万元,公司为了防止更多老人上当受骗而安装设备。然而,这往往只是诈骗的开始。
目前,诈骗分子日益狡猾,他们借助公众对通信公司的信任进行犯罪活动。这些犯罪分子精心策划诈骗方案,以看似公益且极具说服力的理由,公然进入居民住所。
疑似设备暗藏祸心
陈大爷轻信了年轻人的话,导致家中固定电话被关闭。经民警调查,所谓的“黑盒子”并非反诈工具,实际上是一种诈骗工具。这种设备能够将境外的诈骗电话转换成国内号码,从而实施诈骗。这些设备外观普通,却潜藏着巨大的危害。
该设备具有极高的隐蔽性,一般民众难以察觉。犯罪分子正是借助这一特性,在居民家中悄无声息地埋下了诈骗的隐患。众多居民直至电话出现异常,才开始产生怀疑。然而,此时他们可能已遭受损失,或者被卷入诈骗他人的事件中。
多地出现类似情况
此类诈骗并非孤立现象。在上海多个区域,此类事件已有发生。2023年11月,黄老伯遭遇了身穿电信工作服的人员上门进行免费网络检修。在安装了所谓的“新型信号设备”后,其家中的座机电话便无法拨通。经调查确认,上门者并非真正的电信员工,且他们并未提供此类服务。
今年四月,上海宝山区居民报告了固定电话异常情况,维修人员进一步确认了类似设备的安装。这一现象显示出此类诈骗行为已扩散至多个地区,众多普通家庭受到波及。
诈骗设备如何运作
新型GOIP设备通过安装路由器和流量卡,连接至居民固定电话线路,具备信号转换功能。境外诈骗电话通过该设备显示为本地固话号码,使得市民难以判断来电的真实性。若市民轻信来电内容,可能面临诈骗风险。
诈骗团伙对这种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钻研,并借助技术手段实施诈骗活动。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受害者直接遭受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通信安全和信任体系。
假身份获取信任
诈骗分子所着的工作装与出示的工作证均为伪造,且他们特别针对老年居民进行诈骗。选择老年人作为目标,主要原因是他们的防范意识相对较低。对于上门安装设备这类看似寻常的行为,老年人往往容易放松警惕。
数据显示,每套设备安装能带来350元的非法收益,而设备运行一日即可赚取1500元。在丰厚的利益驱动下,这些诈骗者冒险行事。这种诈骗方式对老年人具有极高的欺骗性。
警方提醒防范诈骗
警方指出,此类骗局频繁出现,公众需立即进行自我检查。对于难以确认身份的上门服务及免费提供的设备,公众需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察觉到可疑迹象,例如疑似诈骗设备或冒充工作人员上门安装设备等,应立即向社区民警进行核实,或拨打110报警求助。
同时,家庭成员需确保家中老人的安全。他们应当多关注老人,并向他们传授防范诈骗的相关知识。您是否曾目睹过类似的可疑上门服务?在增强警惕意识的同时,请大家共同分享和传播这一防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