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珠肇高铁江机段圭峰山隧道掘进里程累计达到7890米,这一进展占隧道全长的52%,已顺利过半。这一成就标志着珠肇高铁建设迈入新阶段,具有显著的里程碑意义。这一成果是众多建设团队辛勤付出的成果,同时也是工程进展中的一个显著亮点。
圭峰山隧道基本情况
圭峰山隧道,作为省内在建铁路中最长的隧道,亦为珠肇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对整个线路至关重要。该隧道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和蓬江区交界,全长15155米,属于单洞双线隧道类型。在施工技术上,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包括1030米的明挖段、5380米的矿山法隧道以及8745米的盾构隧道等。同时,还修建了1座矿山段斜井、2座盾构段竖井及2处盾构拆解洞。至2023年,所有施工点均已开始建设。此隧道工程为珠肇高铁的整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架构。其复杂的隧道结构和多样的施工技术,亦反映出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建设面临挑战
圭峰山隧道穿越江门城区,其周边地形复杂多变。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工程不得不多次下穿或侧穿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民房和厂房。这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孕育了众多风险源,且这些风险源之间相互关联。施工方法本身便极为复杂。众多风险因素汇聚,使得隧道建设面临巨大的风险挑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推迟工程进度,还可能对周边基础设施和民众生活构成诸多潜在威胁。
盾构机的特色与成就
项目团队为了应对施工过程中的难题,引入了“设计+制造”的协同合作模式。根据项目特性,特别定制了两台国内技术顶尖的超大直径双模盾构机,专为圭峰山隧道设计。其中,“永安号”是国内直径最大的土压/TBM双模盾构机;而“奋进号”则更加出色,成为国内直径最大的泥水/TBM双模盾构机。该型号盾构机单月最高掘进纪录为306米,单日最高纪录更是高达20米。这些盾构机的运用显著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效率,同时,其先进技术还确保了在复杂施工环境中的施工精度与稳定性。
隧道施工的安全保障
在隧道挖掘作业中,项目团队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工作准则。这一严格遵循的科学指导方针,使得圭峰山隧道出口段的独头开挖累计进度已突破2200米。面对地质复杂性与诸多风险,该方针保障了施工团队能够有序推进工程,确保每一步施工都高效且符合安全质量的高标准。
各承建单位及项目意义
珠肇高铁江机段的圭峰山隧道,由铁投集团旗下的珠肇铁路公司负责投资与建设,参与建设的单位有建工控股集团旗下的华隧建设等。这一项目凝聚了众多投资方和建设者的合力。其进展顺利,对于珠肇高铁的整体建设至关重要。这不仅标志着工程里程上的新突破,也展现了新技术应用和解决复杂施工难题的能力。这对于后续高铁建设,特别是同类隧道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对珠肇高铁展望
珠肇高铁圭峰山隧道的掘进工作已接近完成一半,这标志着该工程进展顺利。公众对于工程能否持续保持这种势头,以及项目能否按期完成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我们期望所有参建单位能够保持目前的高涨士气与严谨的工作态度,持续努力,克服剩余工程可能出现的困难,确保按时甚至提前达成便利交通的建设目标。在此,我们向读者提问:珠肇高铁的建成预计将如何对当地经济和民众出行产生长期影响?我们诚挚邀请大家积极点赞、分享文章,并在评论区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