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费者指控小米品牌净水器宣传的净水量与实际不符。双方协商未能达成共识,消费者遂选择将小米品牌推向法律途径。目前,此案已由法院受理,并预定于10月28日开庭审理。该事件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舆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产品本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还是存在其他潜在原因。
消费者购买净水器
2022年11月11日,贝先生在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选购了一款小米品牌的净水器。此外,他还额外获得了一款具有数据显示功能的水龙头。目前,贝先生正在正常使用这款净水器。他居住在上海,选择这款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对小米品牌的信赖,同时期望这款净水器能够满足其家庭日常用水需求。
截至今年八月底,该净水器出现了异常。这一现象表明,贝先生在购买净水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遭遇了故障,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发现净水量不符
截至8月底,该净水器的复合滤芯PPC剩余容量已降至2%。与此同时,水龙头无法正常显示TDS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其实际净水量与宣传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宣传资料中声称滤芯PPC的净水量可达16000升,然而,通过APP数据和说明书中的产水比例计算,实际净水量约为8596升,这一差距令人震惊。
净水量对消费者核心权益有着直接的关联。当实际净水量与宣传数据出现显著差异时,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将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无疑对消费者构成了严重的不公平对待。
协商无果
10月22日,贝先生透露,尽管与小米公司进行了多轮沟通与协调,双方最终未能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消费者在产品出现问题时,主动寻求与生产商进行协商处理,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其合理且正当的诉求。
贝先生提出的要求未获小米认可,于是他选择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当今社会,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显得尤为关键。小米此举或许会对公司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起诉小米
北京互联网法院已受理贝先生针对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所提起的诉讼案件。案件的核心焦点集中在产品生产者责任这一议题上。贝先生的此番举动,彰显了他捍卫个人合法权益的坚定意志。
贝先生要求小米执行产品召回责任,对相关设备进行固件修复或升级,目的在于保障TDS数据的稳定显示。此外,他提出的赔偿金额仅为象征性的1元。此举表明,贝先生的目的并非追求高额赔偿,而是希望找到一个公正且合理的解决方案及解释。
法院立案开庭
贝先生提供的信息显示,10月17日,我们收到了立案通知。紧接着,10月21日,我们获知案件将于10月28日下午开庭审理。这一连串事件充分体现了法院在处理案件上的高效性。
消费者群体和小米公司均对该案件的处理结果表现出极大关注。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判决将为这一事件提供一项明确且坚实的最终裁决。
小米方回应
小米相关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他们指出,复合滤芯PPC的运用与水温和水质状况紧密相关,并且不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针对水龙头未显示数据的情况,解释为复合滤芯PPC即将达到更换时间,同时考虑到水龙头尺寸的限制,用户可以通过APP查询TDS值。
公众对于这种解释能否充分阐释净水量与宣传之间的差异表现出浓厚兴趣。面对此类问题,消费者将采取何种措施?我们衷心期待您的点赞与转发,并诚恳地邀请您分享您宝贵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