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练携款私逃,家长被骗百元,警方如何奇迹般追回?  第1张

文章内容

家长遇骗

刘某起初期望孩子通过篮球锻炼提升体能,去年十月,他在商场邂逅一家篮球训练机构,对此产生了兴趣。不久,他与教练韩某交谈,并通过微信支付了百余元作为试课费用。但当他再次前往该机构时,却惊讶地发现费用并未到账,教练韩某也音讯全无。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刘某感到十分无奈,鉴于金额不大,他最终只能选择接受这一事实。

多人遭殃

刘某事件并非个案。扬州邗江公安分局近期对一家培训机构报警的案例进行了处理。该机构的前篮球教练韩某被指控擅自扣留了家长所交的学费,涉及金额数万元。受害家长遍布全市,部分家长因损失较小,对追回损失持悲观态度,这给警方收集证据带来了较大难度。

教练恶行

调查结果显示,韩某在任篮球教练时,因财务困境萌生了非法想法。他擅自收取了19位家长共计3.5万元的课程费用。之后,韩某删除了所有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和微信,并携款逃离。韩某的行为违反了职务侵占的相关法律条款。

篮球教练携款私逃,家长被骗百元,警方如何奇迹般追回?  第2张

警方追踪

邗江分局警方经过艰苦的调查工作,对每条线索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和分析,广泛排查了韩某可能藏身之处。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警方成功追踪到韩某的行踪,并在2月17日于无锡将其抓获,为受害者追回损失开辟了新的途径。

追赃挽损

警方在捕获韩某后,立即展开了追回赃款的行动,旨在帮助家长群体挽回损失。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警方成功追回了家长提前支付的学费。这一喜讯传出后,家长们普遍感到由衷的喜悦,并对警方的不懈努力表示了深切的感激。

警方提醒

警方提醒消费者,在参与预付消费时需提高警觉。选择服务前,消费者应全面掌握商家的信用记录和经营情况,通过查阅注册信息等途径来核实其信誉。在支付款项时,推荐消费者通过线下实体店将资金转入商家官方账户,以规避直接转账给个人员工的风险。消费者在选择预付款项的数额及支付时间时需谨慎,若遇问题,应冷静地采取合法维权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遇到过涉及预付费消费的欺诈事件?面对此类问题,公众通常采取何种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