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诈骗手法持续更新迭代,甚至实体餐馆也成为了不法分子进行“洗钱”活动的对象。成都新都区警方成功侦破的一起涉及餐馆“洗钱”的案件,向广大民众发出了警示。
神秘订餐顾客
5月26日,成都新都区公安局发布了一则关于诈骗案件的通报。近日,新都区某餐馆的老板王女士遭遇了一名神秘顾客。该顾客通过微信下单,要求餐馆工作人员将餐品送至家中,然而却始终未现身。订餐的地址距离餐馆不远,但门前的地面布满灰尘,看起来并不像是有人居住的地方。这一系列异常举动,仿佛为这起交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奇怪转账请求
在多次配送餐食之后,顾客突然声称其亲属病情严重急需资金,然而其银行卡遭遇了额度限制,无法进行直接转账操作。于是,该顾客将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来的1万元转给了王女士,并要求在扣除餐费后,将剩余款项转给所谓的“家属”。这一连串的要求显得极不合理,显然违背了常规的交易程序,使得王女士的疑虑迅速达到了最高点。
老板果断报警
王女士对网络诈骗的新闻见得多了,心中愈发感到不安。在和家人商议之后,她坚定了信念,决定前往成都新都区的石板滩派出所报案。她强调,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掉入诈骗的圈套,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才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她强烈的反诈骗意识和迅速采取行动的决心。
警方迅速调查
石板滩派出所接报后,迅速行动,与刑警大队携手开展调查。调查发现,顾客提供的住址为一处无人居住的空置房屋。借助警银合作机制,警方追踪到汇款来源,确认汇款人为陕西省一名受骗的电诈受害者。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一连串操作系诈骗分子利用他人账户进行资金转移,旨在规避金融监管。
成功追回款项
民警依据王女士所提供的线索,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分析,循着线索追踪至陕西,找到了远方的受害者。他们最终成功追回被骗款项,将受害者的损失降至最低。这一成就的取得,既依赖于民警的专业技能和不懈努力,也得益于王女士所提供的宝贵信息。
警方发出提醒
警方提示,近期电诈团伙将非法手段扩展至实体店面,假借交易伪装和虚构场景,诱使商家提供账户用于清洗诈骗资金。商家可能遭遇账户被冻结、资金被扣除,甚至面临法律责任。市民需增强警觉,拒绝参与代收代付,核实资金来源,关注异常订单,并在必要时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切勿因善意行为而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遭遇过类似的令人疑虑的交易场景?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文,以便让更多的人增强防范诈骗的警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