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重启了危险品货物的航空运输服务。此举不仅增强了机场的运输支持能力,同时也为该区域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业务恢复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近期宣布重新启动了危险品货物的航空运输服务。此举是吉林机场集团响应区域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所采取的关键举措。在5月21日,顺丰航空的一架航班成功运输了超过160吨的锂电池、干冰等九种不同类型的危险品货物抵达。当天上午8点19分,机场成功完成了2025年度首批发往的锂电池货物的接驳保障任务。
产业影响
恢复危险品航空运输业务后,长春机场将致力于为省内及邻近区域内的化工、医药、新能源、电子制造等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快捷、安全的航空物流服务。凭借机场更为密集的货运网络,有助于减少企业的物流费用,推动产业进步,并为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法规遵循
为保障危险品运输的秩序与安全,吉林机场集团严格遵守《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及《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集团组织相关单位和行业内的专家,对危险品货物的进出港流程进行了多轮的论证和研讨。在此过程中,明确了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确保了整个运输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硬件升级
年初,长春机场对国际、国内进出港的危险品货物存储区域进行了全面升级。该区域配备了专业的监控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置设备,确保作业环境符合相关标准。通过这一系列硬件设施的优化,为危险品的安全储存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流程优化
机场在流程管理领域对各级危险品及业务操作手册进行了修订。同时,制定了包括收运、存储、装卸在内的标准流程和应急预案。此外,还组织了人员培训与考核,并完成了相关备案和变更工作。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运输流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人员保障
人员资质对于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机场已进行了多轮针对危险品运输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所有人员均持有相关证书上岗。在培训过程中,进行了锂电池收运的模拟演练,学习了航空公司手册中的不同之处,并前往先进单位进行实地实训,以此增强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当前强调物流效率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长春机场率先恢复危险品航空运输业务,这一行动无疑处于行业前沿。关于此举措对吉林省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各方观点不一。我们诚挚邀请广大读者参与讨论、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