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首趟中欧班列-进博号抵沪,连续 4 年服务进博会,展品价值近亿  第1张

10月20日,第七届进博会的开幕临近,距离开幕还有16天。当天上午,2024年度的首列“中欧班列-进博号”成功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的专用线。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进博号的运输详情

“进博号”班列自德国杜伊斯堡启程,穿越多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入我国,行程超过11000公里,耗时21天。该班列共搭载了76个标准集装箱,货物价值约达一亿元人民币,主要运输化妆品和机械设备。这一情况充分展现了“进博号”在跨国贸易运输中的高效性和承载能力。此外,“进博号”致力于为进博会展品提供运输服务,自2021年首趟列车开行以来,一直与进博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欧班列凭借其显著优势,已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代表性品牌。全天候的运营模式、巨大的承载能力、环保低碳的运输特性以及安全保障,使其受到沿线国家客户的广泛喜爱。这些优势不仅促进了各国间的贸易交流,还搭建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交流平台。

进博号的历年成果

上海中欧班列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已顺利开行四次“中欧班列-进博号”。这些班列负责将第四、五、六届进博会的欧亚展品运送至上海。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其在进博会展品运输领域的持续贡献。该运输方式为欧洲及沿线国家的企业提供了新的优质参展途径,并确保了展品能够准时送达。

中欧班列的运输方式对进博会上展品向商品转变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为进博会的商业价值提升贡献了重大力量。该模式为众多企业带来了商机,同时也为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

多方合作进展

“进博号”启航顺利,得益于多方紧密协作。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与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公司联手,共同打造了涵盖货品运输、服务支持和设施管理的全方位服务。这种合作模式显著提升了“进博号”的运行稳定性。

各参与单位依托其专业特长,保障了合作流程在各个阶段的安全性,因此,在运输及服务等多个方面达到了高标准的执行,进而显著提高了为进博会展品运输等业务提供的卓越服务水平。

进博号今年计划

2024年,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迈入第十二年。为高效服务第七届进博会的举办,铁路部门联合海关及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和企业,计划新增四趟“进博号”列车。这些列车预计将承载约300个标准集装箱的货物,货物总价值预计超过3.8亿元人民币。该举措旨在更高效地满足进博会对于展品运输的紧迫需求。

新增多趟“进博号”列车,有助于提升进博会的传播效应。这一举措将为国内外企业注入新的商业活力,并推动市场发展。同时,它还将对国际贸易与交流的持续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进博号的站点布局

目前,“中欧班列-进博号”的起始站点分布在德国杜伊斯堡、汉堡以及波兰马拉舍维奇等地。这些站点布局科学合理,构成了欧洲各国参与进博会的关键运输网络。随着参展国家数量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欧洲展品正通过这些站点,以高效的方式被运送至上海。

上海中欧班列在宏观层面已实现与欧亚13国120余个城市的站点连接,其服务区域正计划扩大。此成就显著推动了“一带一路”的进展,同时提升了上海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带来了积极且长远的影响。

中欧班列的战略意义

中欧班列在国际贸易运输领域占据着核心的战略地位。上海中欧班列自开通以来,已安全运行244趟,其线路涵盖中亚地区。运输的集装箱总数接近2.5万标箱,货物总重量达22万吨。货物总价值超85亿元人民币。这些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其巨大的影响力。

铁路部门明确表示,将充分发挥其作为战略通道的作用,积极应对跨境货物运输的需求。此措施旨在确保运输的连贯性与流畅度,进而为国内外“双循环”经济模式、沿线地区及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支持。

关于“中欧班列——进博号”的运营对所在区域国际贸易可能产生的效应,您有何看法?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若您认为本篇内容具有参考价值,欢迎点赞并分享以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