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他乡,见到印有汉字的火车,人们心中会涌现何种情感?53岁的郑誉在德国赫尔福德市偶遇了中欧班列,他内心充满了激动。这趟列车不仅承载着中欧间的贸易往来,还传递了来自祖国的深厚情感。
异国惊见班列
5月12日,德国赫尔福德市的火车站,郑誉在等待列车时,注意到一列火车引起了他的注意。火车上的集装箱上,醒目的中文标志在周围环境中显得格外亲切。他惊喜地意识到:“这并非我国生产的列车!”紧接着,他兴奋地拿出手机开始拍照。这趟从重庆出发,驶向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让在德国独自拼搏近一年的他,内心激荡起一股强烈的情感波澜。
班列触动乡情
郑誉,53岁,原籍山东青岛。2024年,他孤身一人前往德国,投身于汽车维修行业。在德国,他难得在少数火车站瞥见“欢迎您”的汉字标语。但当他看到从家乡重庆出发的中欧班列时,他情绪激动,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心中涌起那日的激荡感受。该列车由大约四五十节车厢组成,拍摄者位于车尾位置,经过多次播放视频,最终成功识别出“重庆行千里 致广大”这几个字样。
亲身感受自豪
郑誉此前对中欧班列的认知仅限于电视新闻,如今他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了这一壮丽的运输场景,内心的感受与以往截然不同。他提到,中国火车满载着商品在全球各地往返,作为中国人,他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当他看到车厢内熟悉的汉字时,不禁回忆起祖国火车跨越1万公里抵达德国的壮举,激动之情难以用言语形容。这列班列宛如一座移动的桥梁,将他与祖国紧密相连。
重庆班列渊源
5月20日午后,铁路部门确认,该列车确实起自重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3月19日,我国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同样是从重庆沙坪坝团结村出发,目的地也是德国杜伊斯堡。这一事件使得重庆与中欧班列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交流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重庆班列成果
自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重庆至欧洲的货运列车实现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已成功开行超过1.8万列列车,日均往返次数维持在6至9班。52条线路稳定运行,覆盖了37个国家及117个重要枢纽城市。重庆成为该列车的重要始发地和贸易枢纽,为我国与欧洲的经贸交流构筑了便捷的通道。
班列未来展望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使得中欧班列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重庆,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出发地,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物流优势。在不久的将来,中欧班列不仅将运送更多的货物,还将促进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深厚友谊,从而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各界如何看待中欧班列在国际贸易互动及文化交流领域的积极作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分享您的观点,留下您的评论,并对本文给予点赞和支持,同时欢迎您将此文转发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