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重大节点突破
5月1日,位于陵水县的赤岭渔港升级改造项目,由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承建,迎来了一个重要节点。在该项目中,最后一座沉箱被精确地安装在基床上,标志着直立护岸工程的99座沉箱安装工作已全面完成。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关键环节的完成时间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2天,显著加快了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
该渔港作为海南建设的关键项目,其升级改造工作至关重要;此次沉箱安装的提前完成,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不仅为后续工程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充分展现了项目团队的高效和专业;此举预计将加速渔港的投入使用,并显著提升其经济效益。
项目整体使命担当
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赤岭渔港升级改造工程,承担着提高该区域渔业基础设施标准、促进海洋经济成长的重大使命。陵水县渔业发展迅速,现有的渔港设施已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渔业需求,因此,该项目的启动显得尤为及时。
该工程包括1195米长的南北防波堤、200米长的远洋渔船码头、航道疏浚、412米长的渔业码头以及415米高的直立护岸等核心部分。这些设施的全面建成,将为陵水县渔业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持,吸引更多与渔业相关的产业汇聚,进而推动海洋经济的兴盛。
沉箱结构重要用途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渔业码头与护岸工程所采用的重力式空心沉箱结构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结构以其出色的稳定性与强大的承载能力而著称,能够有效抵抗海洋风浪的侵蚀,确保码头与护岸的长期稳定运行。
工程总计需要预制沉箱207座,这些沉箱的重量与安装的精确度均对项目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这些沉箱不仅对渔业码头和护岸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作用,而且有助于减轻海洋水流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对于渔港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施工遭遇艰难困境
沉箱安装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海上作业环境复杂且多变,潮汐、风浪等自然条件为施工作业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此外,施工现场交叉作业频繁,不同工种间的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天气的持续变化以及海况的复杂性导致施工的适宜时间极为短暂。每次沉箱的安装作业都必须在恰当的时机和适宜的海况中进行,否则可能会对施工的进度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施工所需设备的合理调配与使用亦需周密规划。
团队积极克服挑战
在面临众多困难的情况下,项目团队表现出卓越的应对技巧。他们构建了一套精细化的施工管理框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无论是沉箱的预制、运输还是安装,每道工序都遵循着详尽的规范与标准。
同时,采用尖端的测量定位技术以及陆地吊装设备,以保障沉箱安装的精确性。项目团队紧密跟踪气象和海况变化,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充分利用有限的作业时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推进沉箱安装作业。这种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应对和管理方式,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工程目前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项目施工进展顺利。在航道疏浚领域,已完成31.5%的疏浚工作,为船只通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南防波堤建设中,堤心石抛填已完成74.3%,3吨扭王字块预制和安装的进度分别达到了66.54%和40.74%,工程进度有序进行。
渔业码头与护岸工程的沉箱预制与安装进度分别达到了69.56%和47.8%,基床的抛石、夯实及整平作业均超过了50%的完成度。目前,各部分工程正按预定计划稳步推进。待渔港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后,陵水县的渔业竞争力预计将得到显著提升。
您认为,在陵水县赤岭渔港完成升级改造之后,这一举措将如何具体促进当地海洋经济的增长?敬请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