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引发航站楼漏雨
5月8日晚上10点左右,社交媒体上信息频传,众多旅客纷纷报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在暴雨的侵袭下,多处出现渗水现象。当天下午19时47分,西安市气象台已发布冰雹橙色预警,极端天气对机场运营造成了显著影响,候机大厅因此成为了众多人避雨的集中场所。
有乘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候机大厅渗水的视频,并对此表示了惊异,称之为“首次目睹航站楼内部竟然出现降雨现象”。另一位旅客也对T5航站楼在暴雨过后变为“水帘洞”的景象表示了惊讶。现场视频显示,候机大厅内水汽弥漫,座位上的旅客们纷纷起身,其中部分旅客甚至掀起了衣物以遮挡头顶,避免雨水淋湿。
此前已有吊顶提醒
自4月27日起,社交网络平台接连出现乘客分享的图片,暴露了“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的吊顶问题。这一现象的浮现,使得对吊顶渗水的警示再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同时也激起了公众对航站楼设施安全性的深切担忧。2024年12月27日,T5航站楼宣布竣工。随后,2025年2月20日,该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的整体建筑规模大约为七十万平方米。面对这一情况,公众纷纷提出疑问,对这一现象产生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
天气情况及影响
19时49分,天气状况发生显著变化,由之前的严重暴雨转变为小到中等的阵雨,并伴随有短暂的雷暴。这种急剧的气候变化对机场的运营造成了一定影响。然而,机场迅速采取行动,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及时对外发布了运行信息。现场调度与保障工作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加强,他们全力以赴,旨在为旅客提供卓越的服务,并且积极采取措施,力求将恶劣天气对机场运营及旅客体验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值得关注的是,在4月27日至5月8日这短短两周的时间里,天气的急剧变化对机场设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也对机场的应急处理能力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漏雨原因排查
现场调查及监控录像资料证实,在极端气候条件下,T5航站楼的北二指廊等特定区域遭遇了短时间内的大范围强降雨,并伴有大量冰雹。冰雹的累积导致屋顶排水系统受阻,雨水从排水槽溢出,渗入航站楼内部。事件性质一经确认,机场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措施,至当晚20时40分,排水疏通及止漏工作已基本到位。
机场同步对设施进行了细致的审查,目的在于查明漏水问题,并对航站楼内所有设施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因为确保旅客在机场的安全至关重要。
应对措施实施
机场迅速作出反应,就地面湿滑等状况启动了相应的防水防滑应急预案。他们针对候机大厅的地面湿滑问题采取了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旅客因滑倒而发生的意外。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还细心地引导旅客,力求维持旅客情绪的稳定,并保障其安全。
为有效应对冬季排水难题,机场启用了专为冬季设计的屋顶融雪电加热系统,用以完成除冰工作。这一举措还伴随着工作人员对屋顶的巡查,他们及时对排水槽中的冰块进行了清除。经过持续努力,雨漏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后续保障与提升
此次渗水问题已妥善处理,为确保无任何隐患,机场正部署专业小组对航站楼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该事件亦提醒机场,未来需不断加强应对恶劣天气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内的知名机构,承担了该航站楼的设计任务;而中建八局则负责施工执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功克服了屋盖施工环节的技术难题。这一事件过后,各方或许会对建设与运营环节进行重新评估,旨在为旅客打造更安全、更舒适的出行环境。那么,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您认为机场还有哪些改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