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贵阳市副市长冉斌调研气象服务,这些要求你知道吗?  第1张

调研背景

5月6日,贵阳市副市长冉斌莅临市气象局,对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指导。目前,气象工作在城市的发展、安全稳定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防汛防灾、空气质量等多个领域产生着影响。冉斌副市长的此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气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强省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当前阶段,贵阳市正全力推进各类发展战略的实施,其中,气象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保障措施,其高质量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5月6日贵阳市副市长冉斌调研气象服务,这些要求你知道吗?  第2张

肯定现有成果

冉斌副市长高度评价了市气象局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领域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进展表示赞赏。在近期,气象部门凭借其科学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为城市的防灾减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人工干预天气在调节降水、缓解冰雹灾害等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其成就显而易见。这充分体现了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发挥防线作用

冉斌指出,必须持续有效运用“两道防线”的功能。具体而言,应依据贵阳市的具体情况,着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设施的建设。目前,已有部分设施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服务需求,因此加强建设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提高人工防雹和人工增雨的操作效能。人工防雹能够有效保障农业生产,降低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人工增雨则有助于缓解干旱状况、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这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落实协议发展

确保“强省会”战略下的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得到有效执行。为此,需不断夯实基础,攻坚克难,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气象监测和预报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提升团队实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气象专业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持续推动气象领域的优质发展,提升气象工作在“强省会”战略实施中的影响力。气象工作的进步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唯有如此,城市才能获得更为稳固的保障。

强化预报服务

加强监测预报工作迫在眉睫。当前,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精确预测仍面临挑战,必须提升对灾害发生时间和地点的预测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向政府部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防汛调度建议。此外,还需增强公众气象服务的效能。通过广播、电视、手机应用程序等多种传播途径,确保广大民众能够迅速、精确地接收到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通知,进而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完善联动机制

冉斌强调,需对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的联动机制进行优化。气象部门一旦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相关部门需依据预警等级,迅速执行对应措施,确保响应及时,行动有力。同时,气象和生态部门需共同构建一个针对空气质量管理的有效协作体系。双方需强化信息交流与合作执法,协同推动贵阳贵安区域空气质量的管理与改善,旨在为市民营造更加优良的生活氛围。

您觉得在“强省会”建设过程中,气象领域有哪些环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加强?诚挚邀请各位参与讨论、给予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